碧水奔流润山城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大悟段探访

01-06 09:24  

横穿鄂北270公里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省主导建设的最大水利项目,被称为"湖北水利一号工程"。

该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自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由西北向东南横穿鄂北岗地,沿途经过襄阳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区和枣阳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和广水市,止于我市大悟县王家冲水库。建成运行后,将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自2015年10月全面开工以来,历经5年多建设,目前工程全线通水在即。届时,大悟县人民将喝上优质的丹江水,实现全面受益。上月22日,记者实地探访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大悟段。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一行来到目的地——大悟县城关镇王家冲水库。进入库区,一座巍峨雄壮,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大坝横亘在眼前。

“大悟境内的王家冲水库大坝、节制闸、输水洞等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现在正在进行环库公路、生态修复工程、园区工程、王家冲水库到大悟二水厂的管网铺设等配套工程建设。”大悟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胡革修向记者介绍。

王家冲水库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最末端的退水水库,水库设计总容量13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12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00米。作为备用水源,主要用于解决干旱年份大悟城区饮水紧张问题。

记者看到,水库底部保持着自然地貌,大坝背水坡坡面及周围裸露的山坡被一层绿色纱网覆盖。

胡革修介绍,项目坚持生态施工,完工后立即种草复绿。按环保水保要求,施工方还需对水库山体开挖边坡进行治理,将在正常蓄水位以上的边坡上打锚筋、挂网,喷上生态混凝土,混凝土中有草籽和营养剂,实现草种在混凝土上,达到修复生态的目的。

从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大悟段立项之初,大悟县就致力于将项目打造成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

围绕这个目标,工程设计以水库区域自然山水为基底,以水利工程建设区域为骨架,形成“一心多点”的空间结构。即以水库主坝为中心,连接副坝与库尾节制闸,形成生态工程核心区。同时包含管理巡护道路串联的多个生态建设节点,其中包括下游工程科普园、副坝饮水思源园、溢洪道以北文化展示园、库尾生态修复区。

工程科普园主要建设园区主广场、阳光纪念草坪、科普浮雕景墙。饮水思源园结合植被修复措施,表达水润大地的寓意,突出感恩纪念等主题。

文化展示园展示大悟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鄂北工程建设突出贡献者。

生态修复以植物修复为主,对裸露坡面进行复绿,对破损山体坡面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生态复绿,并加大后期养护力度,确保生态修复的整体效果。

“目前工程科普园的景观墙已经初步建成,文化展示园基础完工,环库管理道路正在扩宽硬化,位于水库库尾节制闸北侧的弃渣场也将种上速生树种,进行植被修复,实现快速复绿。”胡革修说。

为了大悟城区居民能早日喝上清冽可口的丹江水,上月2日,王家冲水库到大悟二水厂管网连接工程也正式开工,计划一年内竣工投入使用。

王家冲水库连接工程既是唯一一项列入鄂北工程的配套工程,也是鄂北主体工程施工的收官之作。该工程通过新建直径1.4米输水管道往大悟县二水厂供水,线路全长2.4公里,设计流量1.8立方米每秒,年供水量3500万吨,可充分满足大悟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兴水利而天下平”。工程全线通水在即,丹江碧水将一路奔流,“大悟群众与京津冀居民共享同一水源,喝上洁净、优质的丹江水。鄂北焦渴缺水的历史就此终结。”胡革修满怀憧憬地说。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彭丽雯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