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丁燕)1月18日获悉,1月15日至3月2日,“翠色千年——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龙泉窑展”在武汉博物馆举办。在宋代、元代、明早期,以龙泉窑为代表的青瓷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
图为:宋 龙泉弦纹三足炉
图为:宋 龙泉粉青釉鬲式炉
本次展出的58件/套龙泉青瓷,釉色纯正、气质古朴,涵盖题材广泛,涉及各个时期,有宋代龙泉粉青釉鬲式炉、元代龙泉八卦纹花觚、明代龙泉刻花筒瓶等精品。“君子如玉”,这些釉色厚如凝脂、青比美玉的龙泉青瓷,深受人们喜爱。
图为:宋 龙泉粉青釉莲瓣纹碗
福建民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泉窑青瓷始烧于南朝,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因其窑址地处浙江省龙泉境内而得名,是我国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图为:明 龙泉刻花罐
据介绍,南宋是龙泉窑烧造的鼎盛时期,制瓷技艺可谓登峰造极,如冰似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正是出于此期。元代至明中期,龙泉青瓷烧制规模达到空前繁荣,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产品远销亚、非、欧诸国和地区,成为重要的海外贸易商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龙泉毗邻的福建闽北、闽东地区亦受其影响烧制青瓷,逐渐形成以龙泉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发展的龙泉青瓷窑系,并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将这朵美丽的青瓷之花远播海内外。
图为:明 龙泉刻花筒瓶
图为:元 龙泉八卦纹花觚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陆梦阳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