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号下午,宜昌市伍家岗长江大桥实现主桥吊装合拢,77片钢箱梁全部吊装完成,预计今年7月达到通车条件。
伍家岗长江大桥于2017年12月开建,总投资33.66亿元。它南起江城大道,北至花溪路,主跨1160米,是宜昌城区第一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桥梁。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经历多重考验,因大桥南岸地质特殊,为松软的砂卵石层,在这里挖基坑就像“秤砣落在豆腐上”。为减少环境污染,项目部采用新工艺,在地下15米打孔2万多个,将混凝土注入地下。
施工期间,本应在9月丰水期进行的钢箱梁吊装工程,因为疫情被推迟至12月份。受水位影响,大型船舶无法靠岸,极大拖慢了运送钢箱梁的速度。
为了节约时间,建设单位决定由大桥中部向南北两岸同步对称吊装施工,历经40天,77片钢箱梁的吊装全部完成。
大桥建设方介绍,作为连接江北点军区与江南伍家岗区的重要通道,伍家岗长江大桥将于今年7月份正式通车。
然而,葛洲坝下游5公里,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中华鲟核心产卵地,10公里之外,便是刚刚合龙的伍家岗长江大桥。相隔如此之近,长江大桥和中华鲟是如何共存的?
在伍家岗长江大桥下方的江面,可拆卸栈桥的位置就是设计之初大桥的主塔,但如今可以看到主塔全部位于岸上,这种费时费力的改变,正是因为中华鲟。
设计方案更改后,需要增加钢箱梁的节数、加粗南北两岸的主缆,还要增加南北两个锚锭自重,并加大锚锭的开挖量,大桥的总投资因此增加了1亿元。
另外,项目部还投资600多万修建泥浆沉淀池,保证建设过程中没有一滴污水流入长江。通车后伍家岗长江大桥将实现宜昌城区三环最终成环,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同时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湖北省19个过江通道之一,伍家岗长江大桥的成功合拢更是我国发展与环保共进的缩影。
来源:湖北经视《经视直播》
编辑:汤静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