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国献身的戍边英烈背后的故事

02-20 15:38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誓死捍卫国土寸步不让,西部战区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戍边官兵,在2020年6月与越境外军的殊死斗争中壮烈牺牲。身先士卒的团长祁发宝,也身负重伤。

今日,英雄的事迹刷屏网络,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极目新闻记者连线采访了英烈陈祥榕和王焯冉的家属,追忆英雄过往。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00后英烈陈祥榕:“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弟弟感到骄傲,但作为一个姐姐,这样的伤痛一辈子都无法抹去。”今日,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陈祥榕的姐姐动情说道。

陈祥榕出生于2001年12月,牺牲时只有18岁,是四位殉国英烈中年龄最小者,他的老家在福建屏南甘棠乡下山口村。

姐姐回忆,陈祥榕13岁那年,父亲不幸身患癌症,为了撑起整个家庭,母亲不得不留守海南种植芒果,照顾父亲的任务,就落在了她和弟弟身上。那时,因为患癌症的父亲右腿总是疼得厉害,她便和弟弟约定,她负责做饭洗衣等日常工作,弟弟就专心陪着父亲,在需要的时候帮着按摩右腿。

“无数个凌晨,听到父亲喊疼,弟弟就会爬起床给父亲按摩。”陈祥榕的姐姐说,几年下来陪伴着父亲,弟弟从未叫过苦,对父亲也一直是报喜不报忧。有一次,弟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慎骑自行车摔倒,那一天弟弟破天荒的没有去陪伴父亲。

长大后,弟弟和她提起要去当兵,早在正式入伍之前,弟弟便一直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每天5点起床,整齐叠好被子后,还要雷打不动的进行晨跑,弟弟曾说“我现在多跑一些,去了部队就可以少吃点苦”。

作为姐姐,她比谁都清楚,弟弟陈祥榕那股能吃苦的劲儿。她至今记得,弟弟第一次领到工资,是4100多元钱,傻小子给母亲和她分别寄了2000元,其中寄给她的工资里,有500元钱是要给奶奶的。

当年,听说弟弟要去当兵,家里人都很支持,母亲还特意提醒弟弟“不要做逃兵”。至今,她仍记得弟弟那句坚毅的回答:“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在姐姐眼里,弟弟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那句他曾写下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英烈王焯冉报名参军时瞒着父母

父亲为好儿子感到骄傲

战士王焯冉,1996年出生,牺牲时24岁。他的老家,在河南省漯河市黑龙潭镇土城王村。

“我为我的好儿子感到骄傲。”今日,王焯冉的父亲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16年王焯冉报名参军时,是瞒着他和妻子的。直到报名成功几天后,王焯冉才和他们说了这一决定,“孩子既然做出了选择,我们是无条件支持的。”

至今,王焯冉的父亲仍记得孩子的那一句话:“你不让我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村民王爹爹是看着王焯冉长大的,在他眼里,王焯冉一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王爹爹说,他是一名电工,王焯冉的父亲则在村里养鸡,此前养鸡场需要用电,他因此和英雄的父亲结识。

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王焯冉与他见面时,总会热情打招呼。他至今还记得最后一次与王焯冉见面时的情形,那是在2016年,他前往王焯冉家里办事,看到他进屋,正在家里写作业的王焯冉起身和他问了声好。

没想到一别多年,当初的孩子成了如今的英雄,想起过往的点滴,他既骄傲又伤感。

村民王先生犹记得王焯冉追悼会那天的场景,几乎全村村民都到了现场,“村里出了这样一个英雄,大家都很难过,但也骄傲!”


来源:荆楚网

编辑:陆梦阳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