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云梦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凤英表示,“很珍惜、很期待”。
去年,她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适度发展稻蛙共作种养模式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递交三天后就得到回复。很快,黑斑蛙被列入水生动物名录,解决了我省乃至全国各地众多黑斑蛙养殖户的发展困境。
云梦老家十几个养殖户纷纷打来电话,向她表示感谢。这更坚定了她为民履职的信心和决心。“我是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就必须为农民办实事。”过去一年,张凤英丝毫不敢懈怠,始终奔走于田间地头,为农民解难题,为农业添活力。
让“菜园子”精准对接“菜篮子”
云梦长江流域露地越冬蔬菜优势种植区
每年春节前后
从这里走出的花椰菜、包菜
大白菜、萝卜等蔬菜
畅销全国各大市场
其中花椰菜的外销占比
更是达到90%以上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打乱了云梦蔬菜外销的节奏
“2月下旬起,我县迎来花椰菜、包菜成熟高峰期。受疫情影响,外地商贩进不来,蔬菜出不去。群众‘买菜难’、菜农‘销售难’,是最突出的两大矛盾。”去年3月1日,正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张凤英,接到任务——迅速开展全县蔬菜外销和生产指导工作。
如何让“菜园子”
更好地对接“菜篮子”
成为那段时间
张凤英不断思索的问题
开拓渠道。她和同事一方面在“线上”发布云梦蔬菜滞销、爱心助农信息,一方面向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等部门求援,继而联系上省内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成功外销蔬菜3.5万吨。
整合资源。组织全县1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多名农村经纪人抱团合作、共享信息,成立县乡两级配送中心,设站点16个,向全县居民及武汉、孝感等地的240个小区,“订单式”配送蔬菜千万斤,全力保障“菜篮子”供应。全县40座果蔬保鲜库也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对滞销、积压果蔬保鲜储存、错峰上市。
“通过这些举措,确保了疫情防控和农产品销售保供‘两不误’,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张凤英说。
让“高效菜园”遍地开花
在云梦县隔蒲潭镇四季长青蔬菜专业合作社
高效菜园的优势正在彰显——
实施高质高效水肥一体化、
土壤改良、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后
提质增效明显
以西兰花为例,每亩增收近千元
四季长青合作社,是云梦县打造高效菜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全力推动高效菜园建设,在城关、隔蒲潭、道桥、义堂等8个乡镇建成3万亩的高效示范区,辐射带动7万亩露地蔬菜、3万亩设施蔬菜和2万亩特色蔬菜推广应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过去一年,张凤英在每一个高效菜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她介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以此来达到减肥减药减工的目的。
就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说,就是按每百亩取土样,全覆盖进行土壤化验。然后根据化验结果指导菜农“因地制宜”合理用肥。跟2019年相比,去年核心示范区的每亩化肥用量减少了10%以上。
“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全县露地蔬菜减肥减药10%以上,亩均增产3%以上。”张凤英十分自豪,“我们还在示范区积极推广西兰花、松花、甘蓝等20多个新品种,合理安排种植茬口,普及10多种高效种植模式。目前,优良品种和高效种植模式的应用率均达到100%。”
除了打造高效菜园,张凤英还特别关注品牌培育,积极扶持本县建豪红、恒新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打造“梦之芹”、“开园香”、“田云香”等蔬菜品牌,并多次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召开产地菜价协调会,协助龙头企业、合作社建设蔬菜“田头市场”,以此来优化链条、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发挥好自己的代表职责,尽可能多地传递来自湖北乡村基层的声音,为推动农业更强、乡村更美、农民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凤英说。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