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抗令、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合力下,部分药品已在主动申请退场。
3月1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关于注销菠萝蛋白酶肠溶片等226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1年 第27号)》。依照公告,本次主动申请注销注册证书的企业共涉及18家。值得注意的是,黄河药业一次性注销了90个药品品规批文,跨国药企上海施贵宝也一次性注销了12个不同剂型的产品。
详细名单↓↓
按注销品种来看,抗生素类产品较为集中。以黄河药业为例,其注销的都是临床使用量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感染类药品。
而抗生素类药物,目前已明显受到了药品带量集中采购的影响。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山东省带量采购的企业中,价格最低的阿司匹林肠溶片,100片中选价格仅为0.58元,折合单片价格不到6厘。
其实这背后,还不包括“限抗令”进一步升级的潜在影响。去年,国家卫健委已印发通知称,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其中,明确提出,二级以上医院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医师未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不得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同时,医院不得单纯依据医师职称授予相应处方权限。
而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相关团队近期发表在《柳叶刀-感染病学》的研究显示,在对涉及23266494剂次抗生素的处方进行研究后,结果发现仍有过半不合理。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