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财政民生支出逆势增长7.5%

03-08 13:1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财政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给民生保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3月6日,湖北省财政厅透露,湖北省财政厅集中财力兜牢兜实民生底线,财政民生支出逆势增长7.5%,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连续7年保持在75%以上,有效维护了特殊时期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加强困难群众救助,确保“弱有所扶”。筹集社会救助资金124亿元,支持适度扩大低保、临时救助政策范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织牢织密民生网底,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落实生活物资救助和增发救助金政策,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决不让群众锅里没米、桌上没菜。阶段性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连续第27次提高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第30次提高“三属”和“三红”抚恤补助标准,全省特殊群体关爱和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政策得到有效保障,有力支援了抗疫“正面战场”。

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业有所就”。深入落实稳就业“25条”,筹措就业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不折不扣落实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免、减、缓、返”等方式,为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546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最大力度的稳岗返还,惠及企业16万家次,以真金白银保企业、稳就业。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新增创业就业贷款,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失业金标准提高到最低工资的90%,努力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稳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确保“老有所养”。筹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支付和中央调剂金,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困难的地区,通过加大财政补助、统筹调剂、重点倾斜、精准调度等方式,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稳步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推进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确保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6连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8元,稳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大力推进健康湖北战略,确保“病有所医”。统筹抗疫特别国债358亿元、专项债券等资金,加大公共卫生补短板的支持力度,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重大疫情信息平台等“4大体系、1个平台”建设,打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全面做实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有力保障居民医保待遇落实。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确保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确保“学有所教”。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健全从学前到研究生全覆盖的资助政策体系,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跃升。筹措资金9.07亿元,建立普惠性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推动全省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扩大到80%。筹措资金75.27亿元,巩固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投入12.88亿元,推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确保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得到落实。新增安排省属本科高校生均定额拨款经费10亿元,筹措高等教育资金超过100亿元,高等教育投入水平再创新高。

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确保“住有所居”。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督促各地盘活存量、加大统筹、减少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进全省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和武汉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落实好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29.8亿元,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47580套、公租房建设5531套、老旧小区改造345193户,发放租赁补贴惠及21363户,帮助千万居民“出棚进楼”,有力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陆梦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