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孝南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兵江,就对流动摊贩管理方面,有哪些新的政策和要求、在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方面有哪些行动、对抓好今年城市管理工作有哪些具体举措等问题做了交流和解答。
孝南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郑兵江
主持人:市容秩序与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紧密相关,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停乱靠等城市乱象也是咱们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烦心事。作为市容秩序的主管部门,孝南区城管执法局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区领导专题调研城市管理工作
郑兵江:
市容秩序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它既是一个形象工程,更是一个民生工程,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我们城管执法队员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抓、具体抓、反复抓。在市容秩序治理方面,我们投入重兵、统筹部署,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打好“阵地战”“攻坚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Q1
一是道路秩序治理
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
采取“三定一包”网格化管理办法,着力整治摊贩占道经营、门店出店经营、中心集镇以路代市,营造干净整洁、通行有序的道路环境。坚持疏堵结合,加大对“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流动摊贩进入疏导区域经营,保持城市秩序规范井然,道路通行顺畅。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对辖区内19所学校采取错时上班模式,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安排专人值守,对流动摊贩、违规停放非机动车辆进行清理。
Q2
二是违法建设治理
强力推进控违拆违工作,加大巡查和督办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对现存违建实施销号管理,集中组织开展违法建设拆除行动,确保“减存量”、“零新增”。结合创卫、爱卫、老旧小区改造,向城区违建遗留问题“开刀”,对车站街、广场街等改造小区的车棚、雨棚等进行集中拆违行动,狠刹了乱搭乱建之风。去年,我们重点遏制了疫情期间违建冒头倾向,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92处2.9万平方米,处理违章接坡1200余处。
Q3
三是城市立面治理
严格规范广告、店牌店招管理,依法清理一店多招,强制拆除无审批手续的大型广告牌,督促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陈旧、破损户外广告牌,努力提升城区户外广告品位和档次。大力整治“乱贴乱画、私置乱挂、牛皮癣小广告”等现象,去年,共拆除违规广告牌96个,清除破损及违规广告宣传横幅362条,牛皮癣广告163处。
Q4
四是渣土扬尘治理
加强渣土扬尘防治工作,重点对辖区内的工地进行排查,督促工地按“六化”标准施工,督促进出渣土车辆落实清洗、覆盖措施,立案查处乱倒垃圾、抛撒严重渣土车辆,重点巡查光明、城隍潭、渡口等7个拆迁区,督促工地洒水降尘180余次,督促渣土车辆采取覆盖措施120余次,清扫路面抛撒90余次。
2
主持人:刚才,郑局长提到了规范流动摊贩的问题。去年疫情稳定,城区复工复产后,出现了澴川南路这样的“网红一条街”,成为市民朋友休闲打卡的新去处。请问郑局长,在流动摊贩管理方面,有哪些新的政策和要求。
做好重点规上企业复工复产包保服务
郑兵江:
按照现行的《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临街门店经营者应当在店内从事经营活动,不得在店外堆物、经营和作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地下通道和其他公共场所摆摊设点、堆放或者加工制作物品。”但是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依规定设置的自由市场、摊点群、流动商贩疏导点等临时经营场所除外。
过去,鉴于临时经营场所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较大,以及文明指数考核的要求,城区设置的疏导点较少,大部分摊贩没有合规的经营场地。去年,一场疫情给许多群众的生活就业造成困难,国家,中央带头发话“不能将地摊经济一棒子打死”,鼓励各地方发展流动地摊经济。
为了响应国家“六稳”“六保”,以及省、市、区支持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在维持良好秩序的同时,尽可能营造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恢复城市烟火味,我们尝试改变流动摊贩管理方式,倾力打造了澴河南路和博大君悦湾两个便民疏导点,新增规范摊位300余个,社会反响强烈。
在策划疏导点时,我们对辖区内现存流动摊点的数量、经营范围、经营时间等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分类登记造册、充分征求社区意见建议、开展宣传引导,把零散的流动摊点集中到指定的疏导点经营。商户进场前,统一签订承诺书,统一编号,持证上岗,为规范疏导点管理打下了基础。
同时,我们还制定出各类经营不能超过盲道,没有盲道不能下屋檐坎的管理标准,按照规定该劝导的劝导,该取缔的取缔,该处罚的处罚,确保门店、流动摊贩仍然在规定的范围内松而不乱,繁而不乱。
3
主持人:宜居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你们在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方面有哪些行动?
捐赠垃圾桶为驻点扶贫村“爱卫”增添内生动力
郑兵江:
一直以来,我们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大,特别是城市背街小巷历史欠账较多,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近年来,随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的明确,以及市、区两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城区人居环境有了很大转变。去年,我们乘城市创建之势,致力于打造更有品质的人居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项目谋划,加大服务保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01
一是补齐市政设施短板
围绕背街小巷市政设施年久失修、功能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了济福巷、东岳庙二巷、宝成路人行道、学院路等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市政设施短板按计划逐步补齐。强化了市政设施日常维修管理,更换破损雨水井盖133个,雨水篦子260个,辖区45公里排水管网全面清疏,紧急疏通60余处,改造维修管网7处350米。
02
二是加强园林绿化管养
常态化养护绿化带22656㎡,修剪行道树1600株,新增和补植乔木300株、灌木880株、色带762平方米,移除枯、死树木210株。实施澴川公园临时管养,维护公园干净卫生。
03
三是优化城区环境卫生
完善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转机制,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大件垃圾及时清运,以更严的标准强化环卫督办管理。重新核定城区道路清扫面积和垃圾清运量,考察学习外地好的经验做法,推动环卫保洁市场化项目更加合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十大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郊结合部、“三无小区”等薄弱部位,加大城区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无主垃圾、大件垃圾清理转运处置力度,清理垃圾死角200余处,暴露垃圾400余吨。
4
主持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之年。请问郑局长,你们对抓好今年城市管理工作有哪些具体举措?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郑兵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孝南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做好全年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度融入“主城崛起”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方向,以改革、创新、服务为支撑,全面推进法治城管、智慧城管、专业城管建设,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和标准体系,构建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网格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履行城市管理职能,承接乡村公用事业管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孝南,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01
高质高效抓好城市管理,焕新城市面貌
一是优化完善管理机制
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力量向乡镇街道下沉,组建乡镇执法中队,整合街道执法力量,突出乡镇街道主体地位,建立“统一指挥、双向考核”新模式,加强街道履行城管执法赋权事项的规范、指导和监督,做到放权但不放松监管,确保赋权事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充分运用数字城管平台,强化“门前四包”责任制,协调督促城市管理相关责任主体认真履职,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是系统整治市容环境
集中开展“十乱”专项整治行动,系统整治市容环境乱象,确保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完善户外临时商业活动备案制度,发挥便民疏导点作用,强化分类指导和精细监管,实现稳就业、促消费与维护城市环境秩序有机统一。持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护航“两考”。加强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完善牛皮癣广告长效清理机制。
三是源头防治城市污染
严控油烟污染,着力提升油烟净化装置的安装率和使用率,严格达标排放,严禁露天烧烤。严控扬尘污染,强化对施工现场、渣土车辆的规范化管理,对违法违规抛洒泼倒行为,发现一起立案处罚一起。严控生活噪声污染,开展声环境质量提升行动,畅通噪声污染投诉处置机制,联合环保、住建、公安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处罚噪声污染行为。
四是强力推进规划执法
持续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树立以拆促控声势,建立违建必拆共识。全力支持主城区、集镇区、村社区“三个层面”规划管控,铁腕控建、铁腕拆违、铁腕查处,坚决遏制新增违建,有效治理存量违建,为改善城乡整体风貌扫清障碍,留足空间。
五是全面推进铁路护路工作
重点抓好铁路沿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涉铁矛盾排查化解,铁路安全宣传教育,铁路沿线治安管控,强化护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铁路沿线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将槐荫站打造成孝南区高速铁路示范带。
疏通下水管网
02
精准发力抓好市政建设,补齐城市短板
一是有序实施城市更新
继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配套实施老旧小区外关联7条道路,以及九真一、二、三路等市政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围绕创卫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更新薄弱部位市政设施,解决道路坑洼、排水不畅、通行不便等基础问题,健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韧性。
二是精细管理城市部件
加强“盖子、箱子、牌子、杆子、篦子”等城市家具管理,实现台账化、清单化、数字化,落实维修、养护和管理责任,加强市政设施日常巡检,杜绝“头上”“脚下”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储备,提升城市排涝、道路除雪除冰等方面应急抢险能力。有序承接公用事业管理职能,稳妥推进燃气管理职能移交。
三是长效管护园林绿化
健全完善园林绿化常态化管养机制,规范城区绿化带、行道树日常管理,抓好绿地新增、缺失苗木补植、修剪施肥、抗旱防汛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对辖区行道树进行全方面的修枝整形,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履行好绿地监管责任,严厉打击毁绿占绿行为。建立健全公园管理机制,提升澴川公园整体环境。
加强辖区主次干道路面清扫保洁力度
03
坚持不懈抓好环境卫生,提升城市颜值
一是全面提升环卫服务水平
深化环卫保洁市场化改革,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和日常保洁质量,提升机械化运用程度,增加洒水降尘、路面冲洗频次,亮化、净化环卫设施。进一步完善督办考核机制,实施“日检查、周通报、月考评”,提高检查督办信息反馈效率,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大力整治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常态化清理城市“牛皮癣”,及时清理大件垃圾、无主垃圾、垃圾死角。
二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谋划垃圾分类专项规划,有效破解厨余垃圾收运难题。借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经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活动,巩固废弃口罩等特殊垃圾收集处理成果,规范收运标准和流程。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督办,完成预期目标。
三是切实履行公厕建管责任。
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统筹协调新建城市公厕15座,限期拆除旱厕122座,保证创建范围内旱厕“清零”。
04
全力以赴抓好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完善镇区功能
聚焦规划引领,加强乡镇控违拆违,规范镇区空间秩序,指导、协助乡镇整治沿街沿路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保持镇区净美。支持、指导乡镇完善镇区市政基础设施,积极植树增绿。
二是强化环境治理
加强对乡镇环卫工作的指导、督办、考核,健全完善乡镇环卫基础设施,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治理。
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认真迎接省级验收,落实“四个不摘”,建好扶贫档案,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间的过渡衔接,确保帮扶投入只增不减,脱贫群众获得感只增不减。
打造便民服务高效窗口
05
持之以恒抓好队伍建设,打造城管铁军
一是健全法治体系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询问室、听证室等音像记录场所并达标使用,制定完善行政执法音像记录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城市管理各领域工作标准与考评办法,坚持“一个标准”管到底,着力构建权责明晰、管理规范、监督到位的监管体系。
二是强化专业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建立队伍全周期培训机制,创新培训载体,完善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城管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区级数字城管平台的管理和使用,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拓展智能应用场景,加大平台案件处置率考核权重。
三是树立良好形象
严格落实《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和《湖北省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细则》,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文明执法等细节抓起,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打造优良执法形象。坚持“721”工作法,在执法服务过程中多替群众着想,做到公正文明执法,依法规范执法,热心贴心服务,让城市管理更人性化、更有温度。
(来源:孝感城管 编辑:陆梦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