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
没有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仍在黑暗中徘徊
大悟县的建县史
就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
清末至1932年,大悟分属河南省罗山和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今红安)两省四县所辖(下统称大悟境内),境域位于大别山脉西段,湖北省东北部,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域面积1979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属低山丘陵区。
旧中国的大悟境内,有30万亩耕地,70%以上被占总人口不到5%的地主阶级占有,而占总人口80%多的贫农、雇农只占有耕地总数的5%左右。劳动人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地方大小官员除县官由上面委派,其余区董、会首、保正等均由地主士绅推举。他们上以军阀、官僚作靠山,下以土豪劣绅作基础,干的是搜刮民财、镇压百姓的勾当。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曾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一线希望,但不久革命成果被反动军阀篡夺,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书名的《大悟县志》上,记载着建县前境内大灾大难的历史。
民国7年,白喉、霍乱、疟疾流行,患者十有八、九死。
民国8年春,白喉大流行,死亡众多。
民国10年夏,大旱,农作物减收,米价暴涨。
大悟地区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水向南北流,中间常干旱。千百年来,尤为突出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据史料记载,平均每四年发生一次严重干旱,或者是特大干旱。十年就有九年旱,大旱不至便小旱。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矛盾冲突剧烈,大悟地区绝大部分土地被地主所占有,广大农民终年辛劳,不得温饱。
【同期声:黄站镇黄站村村民 陈道清】
李陈洼绝大多数都是佃农,主要种熊畈和刘河(地主)的庄田,他们(地主)出租,种他们的租田,所以我们湾里绝大部分90%都是贫农和下中农。
【同期声:原大悟县党史办主任 曹汉厚】
农民地租特别重,一般占到产量的50%左右,有的高达70%到80%,农民还要向反动统治阶级的官府衙门交纳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
山高皇帝远,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对广大农民实行野蛮的政治压迫和残酷的经济剥削,再加上连年军阀混战,土匪强盗烧杀抢掠,鄂豫边区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民间艺人用钢镰鼓书记录着当时社会的现状。
【新城镇钢镰鼓书艺人:张清远】
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野菜饭,喝的苦根汤。麦黄望接谷,谷黄望插秧。一年忙四季,都为财主忙。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鄂豫边区人民的苦难,激发了一批年轻的知识份子去大城市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来源:大悟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彭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