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全县3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暨第二次学习,在一天之中,先后走进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中原突围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瞻仰历史,缅怀先烈,接受思想和精神上的深刻洗礼,进一步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转化为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为老区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实现大悟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春雨绵绵,丰碑耸立。3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列队肃立。
8时45分,《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致敬。
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敬献花篮后,全体人员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
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走进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馆,认真聆听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
在中原突围纪念馆,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中原突围精神。
接受中原突围精神洗礼后,3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聆听了一场别样的党课。76岁老馆长查时启的党课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原军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团结带领大悟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怕牺牲、忘我奋斗的光辉历史。
抗战期间,新四军第五师坚决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战略决策,紧紧依靠鄂豫边区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从160多人逐步发展壮大为5万正规军和30万民兵的抗日武装力量,建立了以大悟山为中心的9万多平方公里抗日民主根据地,实现了从四面八方对日军在华重要根据点——武汉的战略包围,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院内,3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再次集体聆听红色故事。大悟县6位红色故事宣讲员,深情讲述了发生在大悟的革命故事,与3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同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大悟的苦难岁月、光辉历程,进一步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
红色是大悟的底色。大悟县是“中原突围”发生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之乡,孕育了不朽的“中原突围”精神,红色资源十分丰富,111处革命旧(遗)址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课堂。当前,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已经全面展开,正在向纵深推进。在这场学习教育中,县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3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2万多名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组织“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深入镇村(社区)开展各类宣讲30多场次。
(来源:大悟融媒体中心 编辑:陆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