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深度贫困村、如今幸福小康村,朝阳村脱贫,离不开区人大办公室的关心和支持”, 4月9日上午,孝南区人大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村民代表肖显清一边手捧锦旗,一边激动地对区人大办主任陈俊宏说。
印有“结对帮扶见真情、扶危济困显担当”的锦旗融合了孝南区人大办五年来在陡岗镇朝阳村开展脱贫攻坚的点点滴滴。朝阳村曾经因支部战斗力不强、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差、集体经济薄弱、各种矛盾复杂,被孝南区确定为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
党建引领强堡垒
2017年初,区人大办公室选派精兵强将组建扶贫工作队进驻朝阳村。“扶贫工作要着眼长远,不能大包大揽图一时好看,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华多次叮嘱。经过入户走访,群众座谈,党员大会听情况,了解到村级班子存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工作办法固化、甘做“老好人”,不当“带头人”等问题,从强支部堡垒入手,借村“两委”换届之机,把年富力强、有知识、有能力、敢担当的人调整充实进班子。
如今的“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2岁,比上届整体下降17岁。新支部书记上任约法三章:工作以身作则、用权公开公正、财务清楚明白。主动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组建朝阳村党员微信群(有50人),村务微信群(有450人),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借微信平台公开村级事务、网上宣传政策、专人回答咨询、开通群众代办服务、工作收获不少村民的点赞。尤其是对群众最关心、争议最大的低保申报问题,交给党员和群众代表投票表决,公开公示。坚决杜绝打招乎的“关系保”、睡在办公室纠缠干部的“安抚保”,先后取消低保2户7人,真正让低保照顾大家公认的,最需要的人。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支部发挥核心作用,与扶贫工作队一起,带领党员、志愿者守卡口、测体温、搞排查、保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在村湾四周都有病例的情况下,夺得了695户,2331人“零感染”的战绩,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无疫村”称号。支部书记徐祥波也因延误治疗,遗憾地牺牲在引领朝阳村发展的路上。但工作方式的公开透明、班子集体的实干进取、干部个人的无私奉献,让党员凝聚力提高了、村民心气更顺了、支部堡垒战斗力增强了。
改善环境惠民生
“扶贫既要落实好政策,又要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这是区人大办主任陈俊宏对工作队提出的要求。自工作队进驻以来,先后争取各项政策投资2000多万元,接通了孝感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供电线路10公里、硬化道路10公里、安装路灯150盏、新建标准卫生室1个、修建休闲广场5处、安装健身器材4套、完成400多户的“厕所革命”、建标准公厕4个、完成下水道建设5.5公里、将4个污染塘改造成景观塘、植行道树5000多棵、添置垃圾桶3200多个、兴建155KW排灌泵站1座,建桥2座,清理渠道3公里。
目前投资150万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7月份可投入使用。75岁老党员邹家惠曾感慨地说:“朝阳村如今是水清了、电压稳了、路宽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就医休闲更方便了、农作物收成更有保障,这都是扶贫带来的变化。”
发展经济固基础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夯实村出列户脱贫基础,一直是工作队的工作目标。借助农业龙头企业---湖北香润公司落户朝阳村的优势,加大对企业帮扶,加强产销衔接、拓展“黄毛粘”订单种植,稳定流转土地1200亩,为村级增收10万元;争取大棚项目投资50万元,引进百争种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280亩,为村级增收3.5万元;筹资42万元入股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13.5万元;争取上级支持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村年收益5万元;挖掘村级闲置资产出租,年收益0.3万元,目前,朝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32.3万元。集体经济发展了,村脱贫的基础才夯实了,就有能力解决村级一些实际问题,如:设置一些村级公益性岗位,既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院,又照顾低收入家庭。
落实政策暖人心
落实扶贫政策,这是工作队最主要职责。自进驻以来,逐户逐人对照政策梳理,先后落实教育保障15户16人,五保保障12户14人,低保保障33户88人,残疾保障37户50人,安置公岗13人,为11户免费接通自来水,为5户免费接通生活用电,完成危房改造12户,住院医疗保障300多人次,报销500多万元,办理精神病服药卡9张,慢性病卡45张,开展健康体检12次。
保证扶贫政策落实的同时,工作队员还注入感情到扶贫当中,先帮助解决子女入学,代销农产品、更正年龄等好事实事40多件次,分类走访慰问80岁以上老人,外围低保户,复退军人,党员干部、热心公益人士,实现遍访全覆盖。开办朝阳村“爱心自取超市”,开展“自强之星”“明白之星 ”、“卫生之星”评选活动,通过落实政策,开展活动,更好地温暧人心,理顺民意。
如今的朝阳村,支部战斗力更强、基础设施更完善、人居环境更美好、村民生活更富足、乡风更文明,朝阳村正大踏步地迎着朝阳满怀信心奋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陆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