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日报讯 (记者李琦 特约记者郭舒)谷雨时节的大悟县三里镇,草长莺飞,万物生长。4月21日,湖北省科技厅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线下服务月暨科技特派团惠农下乡大悟行活动在这里启动,1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下沉大悟,将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来先进的科技成果、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助力产业链提档升级。
据悉,1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均来自武汉市农科院,专注于畜禽、水产养殖和林果、蔬菜种植等领域。启动仪式上,大悟县政府与武汉市农科院签订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科技协作攻关研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等方面深化合作。
大悟县是农业大县,粮食、油料总产量常年稳定在30万吨、6万吨以上,拥有茶叶、油茶、花生、板栗、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80万亩,形成万亩银杏基地、万亩油茶基地、万亩油牡丹基地,“二品一标(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达24个。
大悟县科技经信局副局长徐宇介绍,人才沉下来,乡村才能旺起来。大悟将珍惜此次机遇,紧盯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整合全县农业资源,深化产学研对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向深加工迈进、向多元化发展,把更多的附加值留在大悟。
今年是武汉市农科院高级畜牧师杨宇在孝感开展科技服务的第8年。他告诉记者,随着汉孝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武汉专家选择来孝感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比如我们畜禽服务团队,成员已增加至6人,涉及遗传育种、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多个领域,覆盖整条产业链。
抢抓汉孝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武汉高校院所,我市近三年共吸引271名科技人才来孝转化创新成果;在农业农村领域,引进省级科技特派团12支,选聘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496人。2020年,全市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12项,促成技术合同交易47.1亿元。
“接下来,我局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人才链,继续加强对省级人才的引进,加快对本土专家的培养,积极推荐一批本土专家进入省级专家库,让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良性互动。”孝感市科技局局长蔡秀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