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蔡长贵”,很多人并不陌生。
国家盲人门球男队主力,
北京残奥会、广州亚残会双料金牌得主,
司职中锋,身材高大,
性格内向沉稳,遇事不慌,
是门球场上的“C位”防守球员。
与其他球类项目不同,盲人门球的训练非常特殊,运动员根据触觉来确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方向,根据听觉来判断球的方向、速度,从而迅速做出反应。
01用耳朵听球 为祖国流汗
在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的中国盲人门球训练基地内,蔡长贵保证每天训练时长不少于5小时。全神贯注的听力后,蔡长贵总是会头晕、头疼不止。他笑着说:“这都不算啥,最怕自己受伤。几年前跟腱受伤,我真的有点害怕,已经瞎了,如果再瘸了,可真就不能再上场了。”
头顶无数荣誉,身上满是伤痛。
在蔡长贵看来,门球胜过一切,比赛堪比天大。目前正积极准备着2022年的东京奥运会,希望在自己的金牌榜上,再多一行字。
02
骄傲在运动场 踌躇在出门前
运动场上无往不利,球门前矫健果敢,蔡长贵丝毫不会因为自己全盲而有任何不适,却会在出门前忐忑不已。每次出门前总会在心里犯着嘀咕:不知这一趟出门是否顺利!不知要再被拒载多少次才能成行!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蔡长贵在2011年从大连导盲犬基地获得了一只导盲犬。早些年,社会对于导盲犬认知、理解比较少,公交车司机会“冷漠地”把他们拒之门外,出租车司机会以各种理由向他们摇头拒绝。
蔡长贵回忆说:
几年前去电脑市场逛。回家时正好下雨,出租车打了3个多小时,愣是没一辆车肯接我!我心里数着,1辆、2辆... ...一共有12辆车拒绝我。最后的这位司机说,其实也不愿意接我,看我太可怜了。”
这句话像一把重重的锤子,砸在了蔡长贵的心上。虽然全盲的他,眼神中不会有任何表现。可语气间,记者感受到了无助、无奈。
这几年来,社会对于导盲犬的包容度提升,蔡长贵的出行顺利多了。
蔡长贵兴奋的说:
特别是去年滴滴推出的无障碍出行,我打了这么多次车,从来没被拒载过。而且,滴滴是一对一服务,精准度比出租车扬招更好,因为以前我也有过站在路边打出租,却因为无法及时和司机配对,被其他乘客抢车。
【在门口等车的蔡长贵】
03
每次出门,总会带着幸福的笑
结束采访后,蔡长贵在导盲犬的辅助下走到路口,很熟练地掏出手机,通过手机语音的指示,打开滴滴出行APP,选择目的地,选择快车,发单成功。
在蔡长贵手机页面中显示,“携带导盲犬视障用户优先叫车权益已生效”,同时语音播报也提示他“正在为您优先派单,请您耐心等待”。
两秒钟后,一辆快车就接到了蔡长贵的订单,司机到达打车点后,马上联系了蔡长贵。问明具体地址后,司机马上下车,赶来引导蔡长贵上车。
不一会儿,车子就停在了蔡长贵身边。司机将车停稳后,来到路边扶着蔡长贵的胳膊走到车前,帮忙开车门、协助上车。
韩师傅两年前开始做滴滴快车,第一次运送带导盲犬的视障乘客,“刚接到单子的时候有点惊讶,前几天刚认证了服务导盲犬用户,这么快就有单子来了。前段时间平台有消息,号召大家加入‘无障碍出行服务’,我想能多帮一下这个群体,还能每单多挣10元奖励,客户端里还有荣誉勋章,挺好的。”
路上,司机师傅还和蔡长贵沟通,“我扶你进后座可以吗?这样你和导盲犬都能坐的宽敞点。”
等蔡长贵一行坐稳后,司机关上车门,开始了行程……
蔡长贵这一趟体验的是滴滴出行在去年9月面向携带导盲犬乘客推出的“无障碍出行服务”。
截至目前,这项目服务已经覆盖全国74个城市、180万滴滴司机认证加入,承诺不拒载!为了确保全国范围内所有携带导盲犬的用户都可以顺利乘车,滴滴已经与全国多家导盲犬基地合作。同时,滴滴针对这些用户进行优先派单,并通过语音播报和短信等形式,提醒司机为携带导盲犬乘客、视障乘客提供必要的帮助。
近日,滴滴出行还与中国盲人协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视障人群的“无障碍出行服务”,从导盲犬用户延伸至更广泛的视障群体。同时,认证司机服务导盲犬用户后,滴滴会授予司机荣誉勋章以及每单10元的额外奖励。
【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左四)与滴滴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罗真真(左三)现场签订战略协议】
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表示,国家非常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安全、顺利出行是视障人士工作、学习和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期待滴滴出行的模式,能切实为视障人士提供更精准、更贴合需要的服务,也希望滴滴积累的经验能推广给更多的企业。”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