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见到你了,这28年,我们找得好苦啊!”4月26日下午,荆州开发区公安分局一楼大厅,李大胜、熊桂丽终于见到了寻找了28年的儿子,三人抱头痛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湖北公安机关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推进“团圆”行动,为历年来失踪儿童家庭找亲人,让更多来历不明、身世持疑人员实现了家庭团圆。
买水空隙,2岁男童丢失
“就那么一小会没在我身边,孩子就不见了!”熊桂丽回忆起28年前发生的那一幕,仍旧沉浸在那种痛苦中。
1993年5月8日,熊桂丽抱着2岁多的儿子,到荆州开发区燎原菜市场旁的一条小巷摆摊卖水果。当天,熊桂丽的姐姐带孩子出去玩,买水的空隙,孩子丢了。
熊桂丽瞬间懵了,来不及收拾摊子,跑到经常带着孩子出入的地方寻找,并到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当地派出所立即展开寻人工作,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寻人启事,但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由于各种原因,熊桂丽当时已和孩子的爸爸李大胜分开,独自带着儿子生活。28年来,她没有钱就去打零工,挣点钱了就拿去找孩子,数次只身前往湖南长沙。她曾在明知道可能被骗的情况下,仍旧多次给所谓的“知情者”好处费,少则几百,多则上万。
另一边,李大胜也踏上了漫漫寻子之路。28年间,虽然他常年在外地打工,但只要哪里有找到孩子的消息,他都会赶去问问,可每一次带回的只有失望。
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熊桂丽得知可以在“宝贝回家”网站寻子后,在他人帮助下登记了儿子的信息。2018年,荆州市荆州开发区公安分局采集了熊桂丽、李大胜的DNA,并进入“全国失踪人口信息数据库”。
28年后,“团圆行动”助团圆
今年1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
2月,接上级部门指令,数据库显示,熊桂丽、李大胜的血样比中了福建南安一名叫彭小刚的男子。得到信息后,荆州开发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迅速全力开展寻亲工作,民警兵分多路,对彭小刚、李大胜、熊桂丽再次采血。
“复核结果显示,熊桂丽、李大胜的DNA与彭小刚的DNA符合生理学遗传关系。”荆州开发区公安办案民警陈智介绍,这意味着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三人之间的亲子血缘关系。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四级高级警长饶俊芳介绍,公安部部署核查清理工作以来,全省各地共核查清理信息1093条,核查完成率100%。截至目前,武汉、荆州、襄阳、黄冈、宜昌公安机关比中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2名。
省公安厅将“团圆”行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云剑——2021专项行动”重要工作推进,列入刑侦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全省公安机关将逐一梳理本地拐卖儿童积案卷宗和证据线索,把有条件的全部纳入攻坚范围,组织专家全力侦破。
(文内除公安民警外,文中所有人名为化名)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