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浅夏的芬芳,铸汉孝两地教师发展之梦。5月12日上午,孝感市教科院赵洪副院长带领周爱华、张丽和刘进语文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及所在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等80多名教师齐聚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报告厅,参加了由武汉东湖高新区教发院与孝感市教科院联合组织的“汉孝名师携手,共研教师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建设研讨活动。
领导重视·汉孝友谊一家亲
本次活动得到两地区教育局和教发院的高度重视,东湖高新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沈爱贞同志、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洪副院长、武汉未来中科教育研究院梅红星院长、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舒晓辉副院长、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教部主任、教研员汪力主任、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李明菊校长、孝感市实验小学罗先伟副校长、孝感市玉泉小学易晓燕副校长、孝感市玉泉小学北京路校区王晓华副校长、湖北省周爱华名师工作室周爱华导师及部分成员、孝感市刘进名师工作室刘进导师及部分成员、孝感市张丽名师工作室张丽导师及部分成员、东湖高新区翟爱华名师工作室翟爱华导师及全体成员、东湖高新区李明菊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以及两地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伊始,局领导和校长先后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贵客和前来与会的兄弟学校同仁表示热烈欢迎。
课例展示·以点带面展风采
本次活动为“四段式”研修:课例展示+经验分享+点评重构+总结提升。
首先由光谷六小翟爱华工作室成员李美玲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诺曼底号”遇难记》,李老师紧紧围绕“英雄”话题,带领孩子讲出心目中的英雄、聚焦和解读课本中的英雄、发现生活中的英雄,层层递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教法上,李老师还运用师生合作共读、抓关键词、抓人物语言、动作等方法让孩子们体会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整堂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入情入境,既注重构建课堂与孩子的平等对话,又培养了孩子们归纳总结能力。
张丽名师工作室成员,孝感市实验小学刘琛老师代表孝感三个名师工作室执教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巨人的花园》,本节课充分把握童话故事具有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蕴含道理等特点,以激发兴趣、品味语言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在读中体会花园的变化。接着聚焦描写巨人的语句,体会巨人的形象,进而感悟“孩子才是最美的花”,领会有分享、有宽容才有快乐的道理。刘老师在课堂上轻轻地读,慢慢地品,带领孩子在读中悟,在读中学,以童话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童话优美语言,感悟童话的情节,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
名师汇报·层层推进显成果
湖北名师,周爱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爱华老师以《行路有方,凝心聚力共发展》为题,从“组建团队、携手共进”、“建章立制,做好规划”、“课题研究,服务教学”、“示范引领、发挥作用”、“关注学生,提升素养”讲述工作室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孝感名师,刘进工作室主持人刘进老师以《做有效的工作室研修、管理与评价》为题,从“规范管理,平台共通”和“学术撬动,资源融通”寻求汉孝教师发展的有效路径。
孝感名师,张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丽老师从“核心团队、线上教学、骨干引领、研究成果”等角度对工作室的工作进行回顾,从聚焦“四个一”,磨练团队成员专业功力;借助“三平台”,整合有效资源多出成果,对工作室的未来科学谋划。
特级教师,武汉市翟爱华名师工作室从“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理论学习、课堂研究、科研写作、丰硕成果”等六个方面对工作室四年来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分享。工作室两位成员老师以教育叙事的方式诠释了她们在工作室的引领下快速成长中的“密码”,全方位为我们进行经验介绍。
点评引领·字字珠玑赞品质
随后,武汉东湖高新区教发院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汪力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他表示两节课体现名师工作室的显著成效,肯定了两节课的高质量、高水平,并提出两节课的共性特点一是目标精准,解读深入;二是两堂课都很好诠释了长文短教,主次清楚,取舍有道;三是课堂中读悟结合,注重学生体验;四是自主开放,与学生平等对话。
活动展望·微笑携手谱新篇
湖北省小语会副理事长,孝感市教科院赵洪副院长发表重要讲话。赵院长表示,名师工作室是教研工作转型的必然趋势,教科研部门要关注、帮助、指导名师工作室团队的成长。其次,本次活动以小学语文为载体,通过对两位老师的指导,作为工作室成果推荐研究,通过课例来促进教师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同时,赵院长在小语教学上给出宝贵的建议:设计要强调文本意识,要聚焦语文要素,要回应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努力做到一课一得,抓大放小。
武汉光谷与孝感两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交流,聚焦了“两地四校”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建设,融合了区域名师智慧,提升了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基础教育“汉孝一体化”发展。我们一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向武汉光谷优秀名师工作室团队学习,促进孝感名师工作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