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成都商报》2012年刊文介绍,1970年,40岁的袁隆平有了第三个孩子,取名袁定阳。20多年后,袁隆平的大儿子学金融,二儿子学管理,只有小儿子学农,继承了他的衣钵。
报道介绍,1990年,袁定阳考入广西农业大学农业专业。1994年毕业后,他就进入了当时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6年,袁定阳又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学专业攻读硕士。1999年,他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研究分子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袁定阳说,“父亲不爱说教,从来没有指定我学什么,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相对于大哥、二哥选择的金融、管理专业,袁定阳觉得农业科技更实在,更有成就感,“超级稻亩产从800公斤到926.6公斤,就是实际的东西”。
袁隆平生前曾对媒体提到自己的三个儿子:“他们小的时候,我对他们照顾很少。”袁隆平还专门提到袁定阳:“我的老三还可以,他肯学习,我就给他创造条件。”
此后,袁定阳一直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水稻分子育种、水稻杂种优势理论与应用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研发等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省部重大等项目10余项。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10余项)。
来源:内蒙古日报、澎湃新闻、中新社等
编辑:孙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