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凌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布长文:南京疫情促使全国经受压力测试,为未来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
张文宏表示,南京疫情遵循“点状-线状-弥散”规律,如果把禄口机场作为一个爆发点来看,是循着航空线路向各个省市扩散,目前外省市的病例基本均是在对相关重点人群的筛查中发现,还处于禄口机场相关的传播线上,在外省市尚未发现脱离机场这条追踪线路的无源头较多社区扩散病例,这提示疫情尚在可控之中。后续1-2周各省市如果没有更多的二代与三代病例发生,本轮疫情的规模仍然会限制在南京市。
他强调,关键还是后续1-2周的监测,如果进一步出现较多与禄口机场无直接相关的病例,则标志着疫情规模会扩大,可能需要采取更果断措施。
“如果不打疫苗,感染的人数可能会更多。”张文宏表示,注射疫苗后可以有人感染,像这次南京、上次广州,都有人在注射疫苗后感染。从最近在智利完成的灭活疫苗上市后持续观察表明,中国灭活疫苗对新冠的重症化、住院和死亡的预防具有较高有效率,但作为清零和根除疾病流行这一目标,可能目前不能达到,“哪怕每个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会流行,不过流行程度会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
张文宏进一步表示,南京疫情再次证明病毒无时不在,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中国曾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中国会学习到更多。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来源:楚天都市报 实习编辑:郑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