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ng Forward,前进。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4个仪式的共同主题如斯。
或许它在告诉我们,在疫情把我们孤立起来的时代,奥运,能让被隔断的人心聚拢。而赛场上无数个令人泪光闪烁的瞬间,正串联着我们分享汗水与伤痛、无悔与感动,牵引着我们走过摧折,迎来挺立;走过泥泞,迎来疾驰;走过迟疑,迎来岿然。让我们相信,团结就是隧道尽头的光明。
第19次输给马龙,“这是我离胜利最近的一次”
以4:3艰难战胜中国台北林昀儒,摘得东京奥运会男单铜牌后,奥恰洛夫跪倒在乒乓球桌旁,掩面哭泣。这名33岁的德国老将已经做到了极致,一块铜牌,或许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浓墨重彩的句号。而在一天前的同一片场地,奥恰洛夫也落泪了。在男单半决赛上,他第19次输给马龙。但是那次比赛每一场的比分都咬得很紧,他说:“这是我离胜利最近的一次。”
后来,在乒乓球男团决赛上,德国队0:3不敌中国队。比赛结束后,这名中文十级的外国选手用汉字表达他对对手的敬意:“我们拼尽了全力,最终争夺到了银牌,对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即使从前的我们历经挫败,但也从未放弃,屡败屡战。在每场比赛中,于我们而言中国队始终是无比强大的竞争对手。对于他们在这项运动中的出色表现和卓越成就,我们表示由衷的祝贺与崇高的敬意。”
为国家勇夺史上首枚金牌,“整个菲律宾都为你骄傲”
在之前的97年参奥历史长河中,菲律宾从未获得过任何一枚奥运金牌,直到迪亚兹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女子55公斤级举重冠军。
当在最后一举超常发挥,当听到自己破纪录时,迪亚兹任由眼泪流淌。很少人知道,这样一个世界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在菲律宾疫情相当严重时,她被困在房间里,没有任何专业训练设备,甚至见不到教练。但迪亚兹毫不气馁,每天用扁担挑着装满水的桶和行李箱练习,在门框上做引体向上。而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她从小就靠用管子和混凝土做成的土杠铃训练。
在迪亚兹这次“壮举”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发言人哈里·罗克(Harry Roque)赞道:“整个菲律宾都为你感到骄傲。”
罗克还认为,迪亚兹在东京奥运会的胜利,对于菲律宾正在努力的运动员们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场“改变游戏规则”的胜利足以让决策者增加对体育事业的资助,“因为我们证明了,即使在缺乏支持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夺得金牌,那么如果我们增加对运动员的帮助,菲律宾将会有更多的冠军运动员。”
中国三人男篮队员别样的袜子,“希望通过这场胜利为河南加油”
7月26日,中国男子3对3篮球队以21:19击败波兰队,一天双赛完成两连胜。
比赛之余,男篮队员心系河南灾情,队员颜鹏还在自己的袜子上写下“河南加油”,让人感动。
赛后,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场胜利为河南加油,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河南带去一份力量,陪伴祖国度过难关。
战火中的乒乓少女,“我想在这个赛场中更久一些”
叙利亚12岁女子乒乓球小将亨德·扎扎是东京奥运会最年轻的参赛运动员之一,7月24日,年幼的扎扎在预赛中以0:4输给了奥地利华裔运动员刘佳,结束了自己的东京奥运之旅。
她从5岁开始就和哥哥打乒乓,在战火纷飞的国家,乒乓球和拍子是她和哥哥的精神寄托。“下一次,我将努力通过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因为我想在这个赛场中更久一些。”
扎扎拼搏向上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扎扎说,参加奥运会不是她的最终目标,她渴望世界和平。她希望手中的白色小球能传递和平的信息。她还希望叙利亚能尽快停止战争,迎来和平,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地追逐梦想。
她在采访中提到希望有机会能去中国学习,中国奥委会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对扎扎发出邀请,这种大国情怀感动无数人。
共享的奥运金牌,“他们的对手是伟大的”
在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上,卡塔尔选手巴尔希姆和意大利选手坦贝里成绩相同,他们轻松跃过2米37的横杆,也都在2米39前败下阵来。于是,裁判上前征询两人的意见:“如果你们都没法继续跳下去的话 ……”巴尔希姆立刻接过话茬:“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同时拥有两枚金牌?”裁判点头:“是的,这是可行的。”当这个“破天荒”的主意被同意之后,两位选手疯狂地拥抱、庆祝、狂奔。
至此,本届奥运会上的金牌“双黄蛋”诞生了。
上一次奥运会田径赛场上有人共享金牌还是1912年,不过当初并没有现场共享——美国十项全能运动员Jim Thorpe因为职业运动员身份被剥夺了金牌,1983年才重发给他。田径赛场真正的金牌共享是1908年,距今已113年。
当巴尔希姆和坦贝里共享金牌的那一刻,全场沸腾。解说词说道:“王者将互相成就,因为他们的对手是伟大的。”赛后坦贝里激动表示:“伙计,这就像一个大结局的故事。当我有了儿子,我会和我的儿子一起分享!”
此刻,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闪耀着温暖的人性之光。
丘妈最后一跳,“我喜欢体育,我知道它是什么”
在7月25日晚,女子跳马资格赛上,丘索维金娜屏息凝神,完成了难度系数高达5.8的动作,落地后的一个踉跄让这一跳并不完美,最终她也只名列第11位,无缘决赛。丘索维金娜眼神中掩盖不住失落,下场后的她在教练的怀里哭成泪人。尽管没能挺进决赛,但全场为她响起了最热烈的欢呼和掌声:因为她能站在这里已经是人类体育的奇迹。
这是46岁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传奇名将第八次踏上奥运赛场,而她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位连续八次参加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数分钟的泪如泉涌后,丘索维金娜收起难舍的情绪对着看台比心,然后望向镜头,微笑着告别。我们记住了她背对我们仍无法掩藏坚韧的身影,我们记住了她曾说过那么铿锵有力的话语:“我喜欢体育,我知道它是什么,我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为对手伤退流泪,“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好好跟她拼完这场球”
在羽毛球女单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球手何冰娇的对手、美国选手张蓓雯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局时突然受伤倒地,继而因伤退赛。由此何冰娇不战而胜,但她却泣不成声。
在赛后采访时,何冰娇为没能跟对手来一场真正的较量而泣不成声,并表示:“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好好跟她拼完这场球。”不打不相识,何冰娇不禁为老对手的伤退而心痛,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奥运精神的体现呢?
交换球衣,“确实他发挥的比我更好”
8月2日,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结束争夺。最终,中国选手谌龙0:2不敌安赛龙,无缘卫冕。赛后,此前多次在重大比赛中失利的丹麦选手安赛龙痛哭泪流。而谌龙则上前安慰。
赛后,谌龙承认对手的确发挥得比自己好,并接受安赛龙的请求互换球衣。这一刻,两位奥运冠军惺惺相惜。
美国名将拥抱管晨辰,“为她夺冠感到骄傲”
很多人都说,拜尔斯拥抱管晨辰,是我们在东京奥运会上最想看到的瞬间。
8月3日晚,随着女子平衡木单项决赛的落幕,东京奥运会体操项目全部结束。中国队员管晨辰和唐茜靖包揽了该项目的金银牌,此前一直因心理原因高挂免战牌的美国名将拜尔斯拿到了铜牌。
比赛中令人感动的是,每当中国队选手完成动作后,两位美国选手拜尔斯和苗裔选手苏妮莎·李,都会在场下为她们欢呼鼓掌。
中国选手比分胜出后,旁边的拜尔斯和苏妮莎·李看起来比两位中国姑娘还高兴,大度地走上去与中国选手拥抱祝贺。赛后,苏妮莎·李又发布了与管晨辰的合照,说自己为管晨辰夺冠感到骄傲。
拥抱“白血病”对手,“我们明年亚运会再见”
尊重对手,尊重强者,也是尊重自己。
东京奥运会上张雨霏收获2枚金牌和2枚银牌,这位新晋“中国蝶后”在赛后展现的强者风范也同样令人感动。
张雨霏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不止是她登上领奖台,还有她给对手的深深的拥抱——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结束后,看到对手路过,张雨霏主动上前伸出友好之手,并跟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紧紧拥抱,告诉对方希望明年亚运会再次相见。
被问到为何给对手如此礼遇时,张雨霏回应:“她已经生病,身体状态已经看起来那么瘦了。”身患白血病,却坚持训练和比赛的池江璃花子是值得对手敬佩的运动员,这种励志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打动了张雨霏。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沈怡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