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孝感市审计局按照审计署的要求,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这一民生工程的审计力度,并有针对性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建立保障对象经济收入状况信息审核平台。市房管局积极采纳审计建议,采取“大数据”比对审核方式,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保障对象源数据采集管理。首先在申报阶段按要求采集申报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并录入被保障对象数据库。其次通过比对软件清理已享受住房保障的保障对象信息数据,被保障对象信息不全的,要求其补充完整信息,并对电子版与纸质版档案进行全面准确核对,如实采集。
二是利用“大数据”信息库平台进行统一校核。在做好源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市房管局将源数据与比对数据进行校核,审查有无以虚假材料申请住房保障待遇的问题;有无已拥有住房、高收入等不符合条件家庭,采取编造虚假证明材料申报等手段,骗取住房保障待遇等问题。从保障对象是否收入超标、已死亡、经商办企业、机关编内人员、拥有车辆、拥有其他房产等多个角度考虑,对保障对象申请资格和动态管理情况进行审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锁定疑点,由住房保障部门组织专人追询疑点、定向排查、查实查透,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予以取消保障资格。 2015年,该市申请实物配租摇号户数2247户5665人,通过“大数据”信息库比对,发现重复申请、有车辆登记、属财政供养、工商登记注册公司、住房面积超标、户籍不符合要求等不合要求的情况,合计取消准入资格692户1974人。
三是利用“大数据”信息库平台强化保障对象动态监管。根据审计建议,市房管局还建立规范了有效的退出机制,通过“大数据”信息库比对,对以往年度已经配租的家庭及成员进行比对,实现动态监管。2016年4月,市房管局对所有配租的家庭及成员再次进行了比对,截止7月已对36户收入超标的住房保障配租家庭实行市场化租金,17户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承诺退房。市房管局及时有效的利用 “大数据”比对,对保障房实行动态管理,使真正住房困难的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