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1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抛防热大底!”
“返回舱垂挂!”
“反推发动机!”
……
解读着陆场选址原因
东风着陆场曾是载人飞船返回的气象备份着陆场,此次是首次启用为主着陆场,也是唯一的着陆场。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卞韩城研究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初期,神舟飞船的独立飞行时间是7天。为预防因着陆场天气不好导致飞船不能正常返回,最初设计了主备两个着陆场。到目前的载人空间站阶段,飞船是停靠在空间站上,如果天气不好,可以等到天气好了再返回,因此就不需要准备两个着陆场,只要一个就够。
为什么要选择东风着陆场呢?卞韩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依托现有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从世界载人航天的历史来看,载人航天发射仍是一个有危险性的科技实践活动。世界通行的做法是载人飞船发射的时候,在发射场要部署一支搜索力量。
同时,我国的载人空间站工程要持续十多年以上的时间。在这期间,空间站将会有航天员在里面工作,地面需要随时做好应急数据的准备。因此,需要一个把应急数据力量的待命准备和日常工作完美结合起来的选址地点。而选择东风着陆场,用一支搜索力量,就可以解决发射、运行、返回三个阶段航天搜救任务的需求。
卞韩城表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试验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也很充沛。测控、通信、气象、医疗、运输等实验资源都已具备,依托载人航天发射场现有的设施,可以快速组建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有强大搜救能力的搜救队伍。
“东风着陆场是戈壁沙漠地貌,人烟稀少,在这里建设和发展载人飞船,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矛盾冲突非常少,而且通过发展航天旅游也可以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卞韩城说。
↓↓↓
聂海胜:“我们等你回家吃牛杂面。”
刘伯明:“大家都挺想念你 ,欢迎回家乡走走看看。”
9月17日上午8时许,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刘伯明的大哥刘伯真时,他正在红星乡东升村自家地里忙着秋收。刘伯真说,弟弟刘伯明再次出征太空平安归来,大家都祝福他,并欢迎他有空时回家乡看看,大家都挺想念他。
17日上午10时30分许,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刘伯明的亲弟弟刘伯忠时,他刚在装修工地干完活准备回家吃午饭。
“祝福二哥,从获悉二哥被选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开始,家人们都很牵挂他。每次有关于神舟十二号的新闻,我都会找出来看看,了解了解二哥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默默为他祝福。看着他在太空中挺好的,家人们也就放心了。”刘伯忠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和妻子正在自己家里观看电视直播,等二哥方便对外联络时与他联系,并欢迎二哥随时回家乡走走。
汤洪波:“只要和你有关的视频,妈妈每次都会看很多遍......”
这三个月来,虽然汤洪波远在外太空,但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父母经常可以跟他通电话。
“这几个月一般每周要通话一次,还是挺频繁的。”母亲伍兰清说,每次通话时,汤洪波总是劝她注意身体,少干点活,基本不会提工作上的事情。后面半个月,因为离落地的时间越来越近,汤洪波和家里人每3天就通话一次。
家里其他人在田地里忙碌时,伍兰清趁着在家里做家务的时间,喜欢看电视,看新闻,通过新闻了解儿子的动态。
亲戚朋友在网上看到和汤洪波有关的视频,也会转给她。
每次,伍兰清都会来来回回看好几遍。汤洪波第一次出舱,汤洪波在骑太空单车,汤洪波用筷子吃饭,汤洪波拍摄 Vlog,告诉大家看到了北京、胶州半岛、黄河入海口等 ……母亲都要看很多遍。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