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奥逢春!

02-04 11:19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今日,我们迎来
虎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 立春

立春,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四时之首,立春代表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年四季的序幕从此拉开,万物起始的新轮回也由此开启。


图片

2月1日,云南昆明,红嘴鸥在海埂公园飞翔。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东风解冻 万木生芽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节。立,建始也……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意为“开始”,春,则带来了万物的生长、气温的回暖。俗话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此时节之后,冰雪消融、水暖三分,草木初萌、花蕾初绽,虽寒意犹在,但春暖大地的日子已势不可挡。


图片
立春节气临近,池塘内鸭子悠哉游弋。图源:视觉中国

在古代,古人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此时,东风送来温暖,冰封已久的大地开始解冻。蛰居在洞中的小虫,逐渐从冬眠中苏醒。河里水温渐暖,鱼儿开始浮游到水面上,又因水面尚有碎冰片,从岸上看,如同鱼儿背负着冰块在游动。



迎春踏春 咬春打春



立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热闹的民俗节日。自古以来,全国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像迎春、踏春、咬春、打春牛等习俗沿袭至今。


在民间,人们往往以立春日和时辰为一年的农事之始。古时候,人们会在立春日把泥塑春牛打碎,祈愿新一年五谷丰登。现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打春牛的习俗,意在提醒大家莫误农时,抓紧春耕生产。


图片

滕勇为“春牛”带上红花。人民网-湖南频道 向宇 摄


所谓咬春,则指立春这天,人们习惯食春饼、吃春卷、嚼萝卜等,作为一种食疗养生法,寓意新年身体健康。吃萝卜,既有“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寓意,又因其有辛甘发散之效,利于保健促消化。


“一年之计在于春”

今年立春

恰逢北京冬奥会举办开幕式

2380天期待,梦想成真!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它将续写2008年盛夏的故事。“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眼中,北京冬奥会将成为首个“吃螃蟹”的盛会,东道主的文化自信尽显其中。


本次开幕式时长将压缩至100分钟内,像电影一样阐释着“一起向未来”的深刻内涵。“简约而精彩”或许是开幕式最大特点,参演人员由北京奥运会约15000人减少至约3000人,更多选用手段去展示。


当低碳环保理念、现代科技元素与东道主文化自信融合在100分钟里,这场冰雪盛宴象征着传承,也注定会载入史册。


时隔近14年,当奥运主火炬再次在“鸟巢”被点燃,国家体育场上空的烟花秀划破夜空的寂静,终结2380天的等待。


1月22日,演员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彩排表演中。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冬奥逢春,双喜临门
这个春天,我们一起向未来!


(来源:人民网  编辑:汤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