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之力 温暖童心

11-25 10:23  

我从没觉得自己做得有多好,只是应学校负责党建工作同志之邀,讲讲我与一名学生的点滴故事。

甜甜,2011年出生,父母离异,而且并非现任父母亲生的。父亲长年在深圳务工,只有春节才回来探亲,妈妈很少来看她,平日都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2021年9月,由于藕塘学校撤并,插班进入我班。

一开始,这个孩子并未引起我的注意。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因原语文课代表转学,导致职位空缺。而据了解,她的语文成绩很不错,在开学之初,我指任她为临时的语文课代表。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孩子的思维能力确实很强,每次的作业或考试,她的答案都和参考答案差不多,这反映了她的语文功底深厚。但奇怪的是,这孩子总是怯怯的,回答问题只有站在其跟前,才能听到她的回答。按道理来说,作为我的课代表,跟我接触也不少,我也是一个亲和力较强的人,怎么会如此表现呢?也找过她聊天,变化不大。我有点受挫,也激起了好奇心,为什么呢?怎么办呢?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

那是2021年1月份的一天,当我开车花费二十来分钟终于到达目的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两层的很简陋的房子,一走进大门,昏暗的光线看不清家里的陈设,一辆三轮车就那样停在堂屋当中,爷爷去地里干农活还没回来,淳朴而年迈的奶奶只充满忧伤的对我道:“甜甜这孩子命苦,我们家里条件差,一家人就指望着没什么手艺的爸爸一点微薄的收入和我们种地,省吃俭用过日子,我们没有本事给她什么,难得的是,孩子还算懂事,学习从不要人操心……”直至此时此刻,我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她会表现如此,那是不自信,甚至有些自卑的表现啊。我的心头不禁泛起酸楚,为什么这么聪明伶俐的孩子却要遭受这般苦难,她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呀!家访结束回来的路上,我思绪万千,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她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可能才是让她变得开朗、自信的法宝。但又要照顾到孩子的自尊,我只能慢慢来。从那以后,从不主张在学生进步时奖励他们零食的我,会不定时地奖励他们,无论圣诞节、六一、还是寒假前,我都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让他们懂得生活需要仪式感,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

2021年的寒假前,发完成绩单,我邀请了正副班长作陪,带着三个孩子去了花园,吃了她们爱吃的东西,玩了她们想玩的游乐设施,最后带他们逛了街,给甜甜买了棉袄和雪地靴。期间一幕,让我无比动容,在孝武商场去吃饭时,面对着自动楼梯,她害怕地不知所措,我两岁的女儿都能轻易完成的,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不知怎么办,可想而知,她是从来没经历过啊!直至太阳西斜,我才把她们一一送回了家。

每年的六一活动就是我校孩子的盛会,为了让孩子们更尽兴,我为她们的古典舞挑选了物美价廉的汉服,让他们自己配以合脚方便跳舞的鞋子。活动当天,当看着她竟穿来了我给她买的雪地靴,我的内心又一次受到了震撼,恰巧那天我老公过来看我,我赶紧让他去镇上给她买了一双当季穿的鞋子。前不久,突然降温,从没见过将保暖裤就这样穿在外面的孩子,周末回去我又给她买了两条裤子。或许真的是我的行为打动了她,甜甜今年的变化很明显,变得更加开朗,更加活泼,敢于在课堂上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着这些改变,我很欣慰。

别人都说我这老师做的真是太多了,我总是很不好意思说:“没有。”我不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特别的,我除了是学生的老师,我也是一个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只是见不了孩子这般可怜。我只是以己之力,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些许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能够发奋读书,以后能将这种“爱”传递下去。我相信,就像那句歌词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