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实施年。上半年来,在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的关心支持下,各地、各工作专班、各相关责任部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取得新成效。现通报如下:
一、夯实试点工作基础
1、高位推进。2月28日,市委书记陶宏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孝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3月3日,市长滕刚在专题调研工作会上强调,做好我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重点要在“人、地、钱”三字上做文章,学习研究对接相关政策,在承包权、使用权、分配权3个规定动作方面加快推进;3月9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周先来主持召开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会,市发改委主任黄修平通报了前段工作,汉川、云梦、孝昌、各工作专班、市建委交流了工作经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义国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主动对接。制定下发《2016年工作要点》《“六大任务”和“十四个点中点”任务落实清单》,落实工作任务;各选择1个侧重点开展县市调研,了解工作情况,传递中央、省市城镇化工作信息,在发改委系统基本建立起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召开专班座谈会、网上发布工作信息,搭建交流平台。每个专班主动与各牵头、责任单位对接,建立专班之间、专班与各牵头、责任单位联络机制,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参加国家发改委举办的新型城镇化首批培训班,主动与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新型城镇化推进办)、省发改委、市政府汇报,及时上报有关材料。
二、落实试点工作任务
1、推进迎接市民工程。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7个方面降低落户门槛,引导常住人口特别是进城农民落户城镇。修改完善《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报市政府审定;推进进务城务人员参保工作。两年来,全市参加医保、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6.82万人,其中市直参保1.45万人;开展办证服务。目前,全市共开设异地办证窗口75个,为来孝务工人员、居住城镇人员办异地证4196张;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完成了市民化人口测算、人均成本测算、总成本和公共成本测算,重点完成了试点期间(2015-2017年)市民化成本分摊工作;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工作。完成孝感市主城区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修编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率先启动应城、云梦、安陆2016年规划调整,完成挂钩项目拆旧复垦1099公顷,验收增减挂钩项目36个。
2、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实施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以孝感东部新城项目与农行共同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基金规模10亿元。启动孝感市城投三期债,孝感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规模12-18亿元债券;推进农村“五权”抵押试点。出台《孝感市金融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梦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已发放9笔,金额150万元;推进县域金融工程。7个县(市、区)全部启动县域金融工程,完成10个精品工作站选定,发放贷款 33950万元;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进主城区旧城改造。临空区23亿元国开行棚改融资贷款已获批准,孝南区16亿元棚改融资贷款正在审批;推进孝昌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国家级试点工作。孝昌井边湾、观音湖观音阁项目(二期)、孟宗主题公园、城北七里湖片区综合治理项目、丰山镇创建湖北旅游名镇等项目有序推进。
3、稳妥推进设市模式试点。编制专项工作规划。拟定《行政管理模式专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提请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的政策建议》、《专项工作2016年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市民政局向省民政厅汇报了试点工作情况,了解行政区划调整的申报程序、资料准备等相关规定;完成扩权强镇试点上报。各地已按要求上报孝南肖港、云梦吴铺、安陆洑水、孝昌周巷、大悟宣化店等5个试点单位;提升重点镇设市功能。成立汉川市金马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马口镇城市项目建设的投融资,公司注册资本4.5亿元,目前融资规模已达到20亿元;申报了新型城镇化专项建设基金,获批资本金注入额度1.68亿元。
4、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广“一高三新”模式。上半年,推广新模式113个,新增29个。推广新技术数量5项,推广新品种133个。孝南区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上半年完成“一高三新”应用面积8万亩,实现产值6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46.37%。孝南西河、汉川西江、云梦隔蒲潭、安陆烟店4个市级试点乡镇形成特产业稳步推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61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月完成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8.3%。14家企业与武汉农云网达成合作协议。1-6月累计举办电商培训18场,培训达到1200多人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月,全市90%以上的村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调查测绘,50%以上的村建立登记簿,大悟、安陆2015年度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通过了省确检查考评。全市家庭农场2518家,比去年增加481家;农民合作社7242家,比去年增加25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289家,比去年增加73家。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5.7%。
5、推进人文城市建设。积极做好2016孝感孝文化旅游节的筹备工作,初步方案已形成,正在报审;开展孝文化传承弘扬工作,策划推出中华孝文化网上展示馆。组织拍摄了孝文化专题片,制定《全面提升“四孝”品牌提升行动方案》;深入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督办传统村落专项保护规划,推进大悟古村落和古民居保护工程、革命旧址修复改造工程;继续做好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创建工作。出台鼓励文化体育休闲旅游及养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申报应城门板湾遗址保护和孝昌县草店坊城遗址纪念馆等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强孝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
6、加快建设城乡新社区。联合规划部门对2016年社区规划进行了初步修编。制定《孝感市社区减负工作方案》,拟定《市直部门(单位)服务项目进社区基本目录》等;举办5期村(社区)队伍培训班,培训1216人,创意策划53个公益服务项目。加快了居民安置房、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医疗卫生室、幼儿园(学校)、社区广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301个新社区开工260个,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开工232个,179个基本建成,入住68235人。其中,24个重点新社区全部开工,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开工15个,14个基本建成,入住14709人。
7、推进落实“80个重大项目”。80个重大项目完成总投资133.53亿,占全部预算投资额的16.3%,1-6月完成25.09亿,占全年投资的24.38% 。各县(市、区)、市直三区具体进展情况见下表:
三、创新试点工作成果
1、出台《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市文化中心”、“市临空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个项目成功入围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建立了市本级21个项目的PPP项目库,市文化中心项目已成功采购社会资本,中交集团第四工程局中标,总额为11.3亿元的贷款已达成初步协议。由3家银行与市财政共同出资成立总额为30亿元的孝感市PPP发展基金,正式设立PPP发展基金Ⅰ号。
2、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孝政办函[2016]1号)和《推进智慧孝感建设行动方案(2016-2018年)》,我市成为全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补贴3910余万元。
3、出台《孝感市市级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方案》及《孝感市市级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10亿元的市级产业发展基金;组建了湖北政和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规模为3亿元的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与楚商领先(武汉)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发起设立了湖北楚商澴锋创业投资基金。
孝感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办公室
2016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