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优势资源 培育创新动能 发挥示范效应
我市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新年伊始,市科技局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和重大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将“申报湖北孝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年度科技深改重大目标之一,经请示市政府立项和省科技厅获准,重点围绕筹备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密集调研,并牵头启动申报工作流程,拟全力冲刺这张国字号“金字招牌”,着力打造集技术集成、生产示范、辐射带动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据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
政策环境非常有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的战略部署。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加快实现农村小康、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创新动能的重要手段。自2001年以来,经科技部牵头,先后有全国246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授牌,并进入科技部重大专题的支持范畴。我省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十堰、黄石、宜昌八地已先后进入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行列。2017年,全国将再增加1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名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园区建设,提出孝感作为农业大市,应该拥有与农业大市地位相对称和农业科技迅猛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期吸引和整合更多优势资源向孝感现代农业产业聚集。
现代农业发展之需。从市科技局对省内外6家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学习和分析比较来看,这块国字号“金字招牌”意义重大:有利于增大现代农业科技格局;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有利于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整合现代农业科技资源;有利于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支持;有利于打造农业产品高端品牌。从我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创新发展需要来看,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提升三大功能:一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二是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多极发展重要一极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三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动力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城市战略部署的强力支撑。
创新氛围渐趋浓厚。目前,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早已设立;同时,我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孝感模式”已在全国推广;今年,已启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新城市创建工作,加之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将同步冲刺三块国字号“金字招牌”。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必将有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使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真正成为“创新孝感”建设的新引擎,为我市现代农业注入更多科技、金融、服务等现代要素,推进农商、农文、农科、农史及农业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强力支撑和促进孝感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科技资源丰富。我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完善,拥有省级农业加工园区、农业安全评价中心、农产品及食品物性分析检测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设有农技推广中心和农科院(所、站),所有乡镇均设有农技服务中心。同时,全市建有省市县三极架构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阵容达300人,另有各类农业科技人才1200余人。
农业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手段为重点,充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精心打造农业产业特色,完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大力营造农业科技众创氛围,农业科技创新方式和成果转化手段渐成体系,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粮油、棉纺、畜禽、水产、茶叶、食品加工及果蔬苗木等七大产业渐成“当家”产业,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园区建设基础良好。近年来,我市成功创建了一批省级、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孵化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示范企业、星创天地,以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体的科技园区迅速发展壮大。孝南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安陆省级畜禽加工园区都具备申报孝感国家农业园区核心区的条件。同时,具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条件的有汉川农产品加工科技园,云梦县蔬菜种植基地、食品加工科技园区,大别山经济建设试验区中的茶叶产业园区,孝昌苗木林果、畜禽生产与加工园区,应城粮油、调味品科技园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