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入梅以来,应城市经历了六轮强降雨天气。降水的来势之猛、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历史罕见。滂沱大雨的轮翻暴降,使得该市16个处、镇(场)异常灾害频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城镇供排水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乡镇学校卫生院、工业等方面损失惨重。在巨大的洪灾面前,应城市发改局全力服务防汛抗洪和灾后重建,践行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防汛抗洪,全员出动。按照应城市委市政府7月2日防汛紧急工作会议的要求,该市发改局迅速部署、全员出动,自7月2日至7月28日,每日24小时每班4人次轮番值守在汉北河南堤河岭段面;为缓解男同志的疲劳,该局8位女同志也全部轮班值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线。7月20日晚,在高关水库泄洪的危急时刻,该局全体党员干部共赴值守现场,与当地群众和其它单位值守同志共抗洪灾;经过近8个小时的抢险,南堤洪峰安全过境。
群众安置,专班服务。此次强降雨已造成应城市229199人受灾,共紧急转移109890人,集中安置10159人。应城市发改局相关同志受命于危难,临时被市政府任命为受灾最重的义和镇安置点唯一的副队长,负责安置点日常事务的处理;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该局仍派出五名同志作为局安置点专班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为灾区群众的衣食住行服务;两名同志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仍主动参与安置点群众食品装袋、发放等志愿服务,获评市优秀志愿者。
灾后重建,专题谋划。此次洪灾不仅造成了应城多方面的损失,也暴露了该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少短板。在灾情发生之初,应城市发改局一班人就始终在思考灾后重建项目的谋划,按照“应急与谋远”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在全面汇总各乡镇、各领域灾后重建和提升中长期防灾抗灾能力的项目需求的基础上认真梳理,7月15日就形成了灾后重建项目库,并根据灾情进行动态更新完善。目前,应城市共整合恢复重建项目和补短板项目149项、总投资15434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