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 张秋炎
性 别:男
年 龄:53岁
籍贯职业:孝昌县周巷镇青山村人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养四亲 情意真 哭竹港 有传人
共赡养了姑婆、父母和妻子的姑姑四位老人。80多岁的父亲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神志不清,姑婆患有心脏病、妇科病。 姑姑中风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妻也患有癌症,照顾四位老人的重担全压在张秋炎一个人身上。他天天给老人们擦洗、按摩,衣服一洗一大堆,一晒一大片,哪位老人突发急病,他立即送老人去医院抢救,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们活得愉快、舒心。2001年,姑婆带着幸福的笑容满意地去了。2000年,他四处奔波,为修复孟宗遗址筹集资金,自已还带头捐献近4万元,2003年,以孟宗故事为主线的孟宗遗址青山观、哭竹港复建成功。乡民们说:张秋炎孝亲敬老是榜样, 将一个特殊大家庭里里外外打理得和和美美,不失为“孟宗传人”。

姓 名:张三英
性 别:女
年 龄:47岁
籍贯职业:孝南区西河镇福利院院长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侍四老 不言累 好院长 不言悔
家中父亲中风瘫痪,母亲有心脏病,公爹患胃癌,公婆患结核病也时常住院,她全心医治和侍候四位老人,从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在先后送走父母和公爹后,上任该镇福利院院长。院里有56位老人,大多患有不同的疾病,有三位老人长期卧床不起,且大小便失禁。她常忍着难闻的气味,不避讳,给老人们擦身,换洗脏衣脏物;有位老人不慎走失,她一天步行几十公里,找回了老人,她却累病了。王梅香婆婆中风,她每天用板车送到医院,一连20多天,往返接送,直到老人病愈。老人感激地说:“不是你,我早不在人世了,你比亲闺女还好啊”。

姓 名:张秋华
性 别:女
年 龄:45岁
籍贯职业:孝昌县花西乡中心学校教师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侍瘫婆 十年整 胜母女 感乡邻
95年,年逾八旬的婆婆瘫痪了,大小便失禁,她心疼婆婆,对老人的照顾特别细心,特制的垫子勤洗勤换,尽心侍候老人大小便。春天,她将老人抱到室外晒太阳;夏天,她为老人买来电扇,每天给老人洗身擦背两次,晚上将老人抱到室外乘凉,为老人扇扇驱蚊;冬天为老人添衣加被,每天给老人灌两次暖水袋。为减少老人的寂寞,她一回到家便主动与老人拉家常。生活上,全家人顺着老人的口味。2004年腊月,老人病情加重,咳嗽、胸闷、高烧、血压升高,导致老人几次休克。当老人的四个儿女商量决定放弃治疗时,她坚决不同意,劝丈夫将老人转到了市中心医院治疗,经过十几天的抢救治疗,老人于腊月二十八康复出院。她十年如一日,精心侍候老人,感动乡邻、胜过儿女。

姓 名:易志望
性 别:男
年 龄:75岁
籍贯职业:孝感市神皇潭麻糖厂退休职工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白发婿 侍岳母 勤照料 母寿高
他一直视岳母如亲娘,每天他给岳母送开水喝,一日三餐送到手上,给岳母早晚洗脸、洗脚、倒痰盂。岳母70多岁时,不幸骨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后又5次中风。89岁时那次中风最严重,送医院时只有心跳,脉搏微弱,医生叫放弃,可易志望坚持要住院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医治,老人终于转危为安,用了两万多元医药费,且大部分是借的。因妻子开过刀、住过四次院,见到母亲的脏衣物就恶心、呕吐,并且已于三年前去世。所以,照顾岳母的事情全是他干,岳母弄脏的衣服被褥都是他洗,这些他说他早已习惯了。在他的精心照料下,103岁的岳母房中无“老气”、无异味,穿着也很整洁,除身体不容易活动外,看、听、说都比较清楚、明白,老人看上去只有90多岁的样子。

姓 名:祝东安
性 别:男
年 龄:49岁
籍贯职业:孝感市经贸委职工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孝四老 三处跑 料理周 侍候勤
80多岁的父母均患有高血压、冠心病;70多岁的岳父母体弱多病。妻子身体不好,照顾四位老人的事情全都落在他肩上。每天,他骑自行车到父母家看望,买米、买菜,包干所有家务。母亲中风后又患有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冬天,他常把母亲从楼上背到楼下晒太阳;夏天,他省下钱来为老人购买了空调,冰箱。有时,母亲白天睡觉,晚上不睡,一闹一夜,他一陪一夜;有时,母亲晚上要吃,他不厌其烦地为老人做。他从不嫌脏、臭、累,为母亲换洗等,倾心照料着母亲起居饮食达10余年。岳母患胃癌,卧床几年,他尽心竭力照顾。岳母去世后,他就每餐给岳父送饭,同时将衣服拿回去洗。他每天既要去父母家照顾父母,又要到岳父家照顾岳父,还要上班,其辛劳,其孝心非一般人能比。

姓 名:熊扬斌
性 别:男
年 龄:52岁
籍贯职业:大悟县城关中学校长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破陋俗 倒插门 孝岳母 三十年
在当地有个陋俗,孝敬岳父母应该,但不能赡养,否则家道不顺。熊扬斌勇破陋俗,自愿倒插门,主动赡养了岳父母。后来自己参加工作,自己安家在哪里,就把岳父母接到哪里,几十年如一日,比亲儿子还亲,从无一句重言,给岳母问寒问暖、端荼送饭。如今岳母已是80有余了,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他还赡养着自己的父母,一共赡养了4位老人。他还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春节、重阳节、老人节,他亲自上老教师、老职工家登门关心和慰问。每当学校升国旗时,他教导师生崇尚孝文化,讲述做人的道理。教育子女、学生孝亲敬老。

姓 名:聂琴兰
性 别:女
年 龄:36岁
籍贯职业:云梦县福利院职工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熟个性 巧安排 送温暖 贴心人
自入院以来,她就全身心投入福利院工作,成为老人们的贴心人,她孝老敬老行为涵盖了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她把自家里煲好的鸡汤送给身患乙肝的栾立群老人吃,她看到哪位老人身上衣服脏了,就请老人当时换下来亲自动手为他洗,对吃不惯米饭的北方老人,她常常在家里做好面食送到老人手上,为生病老人端荼送水、精心呵护,成为老人们心目中的依赖和守护神。全院职工一致推荐她为第三届“十大孝子”候选人。

姓 名:杨蓉霞
性 别:女
年 龄:36岁
籍贯职业:汉川脉旺凯丰纺织公司会计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侍两辈 细入微 化矛盾 创和谐
自结婚至今,十几年如一日,她主动细心地照料着两代老人。如今老婆婆已90高龄了,为照顾好老婆婆,她自学了理发技术,专门为老婆婆剪发。夏季,她每天为老婆婆铺好凉席、开好风扇、点好蚊香,让老人安然入睡;冬季,她为老婆婆灌好热水袋,倒好洗脚水,帮老婆婆泡脚或洗澡、按摩,为老婆婆勤换衣服勤晒被。把老婆婆侍候得干干净净、精精神神。其公婆患有糖尿病,后来眼睛也瞎了。多年来,她处处体贴公婆,满足公婆的特殊口味,且学会打针,给老人治病,好强的公婆深受感动,逢人便说:“蓉霞是个难得的好媳妇”。公婆去世后,她说服丈夫,支持公爹再婚,她待后公婆也如生母一样孝敬。在她的影响下,一大家子老老少少互谅互让,和和睦睦。

姓 名:黄启慧
性 别:女
年 龄:42岁
籍贯职业:应城市田店镇农民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扶瞎爹 去求医 助瘫婆 倒便钵
1984年,她刚结婚成家时,公爹突然双目失明,她和丈夫借凑了3000元钱,用自行车推着老人到应城、京山、安陆的医院诊治,但丝毫没有好转。因丈夫无暇顾家,照顾双目失明公爹的生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1994年,公婆中风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公婆尽快恢复健康,她不顾脏累,端屎端尿,及时清洗脏床单,洗衣擦身,喂药喂饭,婆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一年后,身体逐渐康复。为了让公公、婆婆心情舒畅,生活快乐,她把自己结婚时买的电视机搬到婆婆的房间,让婆婆看;又专门买回一台收音机给公公听。99年公爹突发哮喘病抢救无效去世,她怕婆婆寂寞、郁闷,晚上就搬过去陪婆婆睡。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全家生活和睦快乐。

姓 名:王仁涛
性 别:男
年 龄:46岁
籍贯职业:安陆市王义贞镇人
评选时间:2005年
简要孝行:孝双亲 倾全心 惠社会 见深情
其父母已是七十多岁,身体一直不好,患有胃出血、胆囊炎、高血压、脑梗塞、青光眼等病症。王仁涛都是竭尽全力服侍照料,并陪同母亲到外地医院做青光眼手术,照顾体贴入微。2002年他创建安陆市民福粮油综合加工厂后,他主动为镇福利院免费提供谷壳等,解决了福利院的烧柴问题;2003年,赠送价值近2000元的冬衣给福利院老人;2004年,到福利院拜年,给每位老人送红包,并请全院老人吃年饭。三年来,王仁涛虽没赚到很多钱,但他心系福利院老人,克服企业困难,共捐赠给福利院钱物达2万余元,为福利院老人奉献了一片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