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王农
性别:男
年龄:51岁
籍贯职业:大悟县科技局干部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其父亲二十年前患急性脑血栓病后,大脑痴呆,失去记忆,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每天习惯性地几十次上百次地叫“王农”的名字,晚上只要醒着他也不停地叫,如果王农没答应,其父亲就不能安静下来,王农只好睡在父亲身旁不停地应声,难以入眠;由于神志不清,大小便无规律,又不会说,真比婴儿还难侍候,常常是大小便弄一身,清洗一次就需2个钟头,王农不厌其烦地洗呀洗,有时刚换洗一次就又弄脏了,一天就要换洗好几次,20年来其父没生过褥疮;他自学50多本中医书籍为父亲治病,其父亲服了他开的中药一星期后竟奇迹般地喊出了他母亲的名字,真是孝心创造的奇迹!为照顾父亲,他倾心竭力,从不言累。

姓名:黄环姣
性别:女
年龄:49岁
籍贯职业:汉川市刁汊湖中学职工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6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她不得不过早地扛起生活的重担,边上学边帮祖父母织渔网、下湖捕鱼。十几岁时,祖父母也先后离开了人世,给她留下“傻二叔”和妹妹相依为命。己成为村民办教师的她,别人介绍对象时,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带着“傻二叔”出嫁。为了二叔,她选择了艰难的人生,招了一个上门夫婿。二叔每年都要病倒好几次,每次病倒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送饭、送水,倒马桶,翻洗身子,安排可口的饮食,精心调理,让二叔早日恢复健康,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从没放弃对二叔的照料。这些年,为了照顾二叔,家里没有添制一件像样的家当。

姓名:李桂仙
性别:女
年龄:44岁
籍贯职业:孝昌县季店乡社会福利院院长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她每天都要步行十余里,趟水过一条河来往于两院之间,从不间断。为照顾好两福利院97位老人和家里的3位老人,她风里来,雨里去,勤勤恳恳,事无俱细,把院民当亲人。遇到老人生病,不论多晚她都随叫随到。2004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李桂仙正准备与家人一起吃团年饭时,从电话中得知“姚加幼老人突发高血压,病得快不行了”,她快速拿起平时备好的药箱,直奔福利院,趟着冰心刺骨的河水,冒着生命危险,摸黑渡河去救人。像这样,先后有四十多位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转危为安。余国新老人康复后,逢人便说:“没有李桂仙好女儿,我的坟头恐怕早已长满了青草。”有人说:李桂仙为院民奔波又苦又累,不值。但她却说:“为院民服务就是孝,孝也是一种乐,值!”

姓名:林承文
性别:男
年龄:56岁
籍贯职业:孝南区社会福利院院长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他任福利院院长的几年中,经多方努力,兴办了特种纸品厂,兴建了一栋综合楼,改造了两栋院民楼等等,福利院变得象花园似的。身为福利院院长,他对老人的吃、住、医、学、乐都管理得非常仔细,每位老人生病他都亲自去照看,每位老人去世他都亲自去料理。杨秋庭老人深夜生病,他亲自叫车陪老人到医院,搀扶老人在医院看病到天亮;胡文学老人生病没胃口,林承文上街买来猪排骨,在家里炖好后送到老人床前,老人感动地说,林承文比亲子女还要亲。他既当孝子又当慈父,对院内孤儿的照顾也十分细心和热心。2006年他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姓名:林新兰
性别:女
年龄:58岁
籍贯职业:云梦县公路段退休职工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一家老少四代同堂,公爹是山西人,喜吃面食。为满足公公的口味,林新兰特地到当时的县饮服公司拜师,学得了一手好白案手艺,变着花样给公爹做可口的食品,即使自己发着高烧、筋疲力尽时,也从不间断。公爹80多岁中风,卧床不起时,林新兰做好可口的面食,一口一口地喂,公爹去世前住了大半年的医院,林新兰忙里忙外,做饭送饭又喂饭等等,每天侍候到晚上转钟。公婆也是体弱多病,先后四次住院开刀,生活不能自理,每次住院,林新兰对公婆都照顾得细致入微,从没半点闪失。好几次,公婆便秘解不出大便,林新兰就用手一点一点地往外掏……

姓名:汤发清
性别:男
年龄:38岁
籍贯职业: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红旗村人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其母亲长期患有腰肌劳损,十二指肠溃疡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每年都要住好几次院,每当其母发病时,他总是立即放下手中的泥刀,送母亲去医院就诊,忙前忙后,直到其母亲病情稳定好转。汤发清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还主动赡养村里五保老人刘氏婆婆,为刘婆婆端茶送饭,请医看病,嘘寒问暖,12年从未间断,直到刘婆婆去世。今年,村里要修建红旗福利院,他得知消息后主动捐款1000元钱和价值1000元的绿化树苗。他的善举,展示了人间真情,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姓名:邓兰香
性别:女
年龄:42岁
籍贯职业:应城市田店镇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因丈夫双腿残疾,行走不便,邓兰香主动承担起照顾89岁外婆的责任。在经济最困难的年代里,她和丈夫没添过一件新衣,却每年给外婆买几件新衣服,还隔三差五地给外婆做点好吃的补身体。外婆年纪大,身体差,生病不愿上医院,每回邓兰香总是用心劝说,细细开导,坚持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并精心照料老人吃、喝、洗刷,近几年来每年给外婆看病的药费都是一千多元。此外,她还每年拿出2000多元孝敬公公婆婆,公公婆婆病了,她也主动出药费。她说:“照顾老人就像照顾孩子一样,不能嫌弃他们,要把他们当孩子一样去爱。”

姓名:袁桂萍
性别:女
年龄:45岁
籍贯职业:鄂东北地质大队职工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因其丈夫长年带队在广州施工,侍候公公、婆婆和抚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2002年,大病一场的公公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经医院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在外行走时,不论大人小孩,他抓着就打,为制止公公无意识地乱打人,袁桂萍的腿上也常常被踢得青一块紫一块,她不仅没生气,还像哄孩子似的把公公劝扶回家,再登门跟别人道歉。2005年,公公病情加重,卧床不起,时常大小便失禁,数次住院。袁桂萍总是不分昼夜守在老人床前,为老人擦身洗澡,清洗脏衣裤,把老人侍候得舒舒服服,直到老人去世。在孝子之乡演绎了一场动人的孝媳之情。

姓名:曾金安
性别:男
年龄:45岁
籍贯职业:孝感市远大公司安陆直属公司经理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他致富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嘴边常说着一句话:“人人都要老,我们应该为老人们做点什么才好。”曾庆瞬老人生病,他亲自送老人去普爱医院去检查、替老人划价、取药,临走时掏出3000元钱给老人。此外,为建福利院,他捐款30万元,还为福利院配电视机、洗衣机,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每年清明节回家,他不忘给湾里的每一位老人孝敬300元或500元钱;每年重阳节,他就把全湾的老人接到城里转一转,陪老人聊聊天,给每老人买件羊毛衫等节日礼物。另外,他还与村民共同成立了“三曾助学基金会”,每年捐资3万元,已有10余名优秀学生受助圆了大学梦。

姓名:谭之平
性别:女
年龄:24岁
籍贯职业:湖北职院2005级学生
评选时间:2007年
简要孝行:当其生母病重、家里房屋倒塌的厄运降临到她家时,作为长女的谭之平初中刚毕业就主动辍学,在家服侍母亲直到其母去世。两年后家境稍有好转,她通过勤奋自学,考入了湖北职院。为方便照顾父亲和继母,同时为了家庭的生计,她把在家种地的父亲和继母接到孝感,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在孝感开了一家餐馆,边读书、边打工、边照顾父母,以一双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庭的生活重担。此外,在周末和节假日,她还经常带领同学到市福利院、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中心等地,帮老人们清洗衣物,给老人洗头、剪指甲等,给老人们送去欢乐和慰藉, 2006年在湖北职院感恩教育活动中她被评为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