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进键”形成“加速度”
——安陆以赛马精神推动项目建设
平整场地、安装支架、建设配套设施……初夏的安陆市雷公镇曹岗村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工地上车水马龙。半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废弃的砖瓦厂,如今集光伏发电、农业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项目已现雏形。
由浙江合大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装机容量20兆瓦的光伏项目,从洽谈、落地,到开工建设,只用了4个月时间。
对企业而言,速度就意味着效益。而对安陆来说,效率意味着发展。通过不断创优招商环境、加快项目落地速率,安陆正时不我待掀起跨越发展热潮。今年元至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06亿元、财政总收入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20.1%和18.1%。
高位推动,创新方式促招商
安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健全招商引进项目资料信息库,及时公布、策划意向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紧扣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围绕特色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进工作的重点,加强政策引导,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和重点关联配套项目,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产业项目集聚。
机制创新是激活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安陆构建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协调小组分工负责的推进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对招商引资任务进行分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招商大比武、赛马活动,倒逼各级主动出击外出招商,掀起了“竞相外出招商、竞相引进项目”的热潮。通过采取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小分队招商、回归招商、网络招商、“零地”招商等方式,创新招商方法,增强招引实效。
同时,安陆还强化园区招商,按照“一区五园”大开发区格局,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实行重点项目管理,加速项目落户。今年一季度,共洽谈40多个意向项目,引进过5000万元项目1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个。
优质服务,推动项目快落地
配送中心一号楼、二号楼建设每天都有进度,高标准完成零担专区规划设计,物流园在新316国道上开口问题得到解决……连日来,总投资3亿元的安陆锐腾物流工业园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包保单位物流发展局的贴心服务。”公司董事长廖海峰说,项目签约后,所需的证照专班全程代办,项目开工两个月来,专班每天蹲在工地,现场解决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困难和问题。
安陆把发展着力点凝聚到推进项目建设上,以“项目上马、马上就办”的赛马精神,快节奏、高标准推进重点项目,掀起“项目攻坚年”活动热潮。
安陆以优质服务打通项目建设“快车道”,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市里抽调精干力量设立重点项目办,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办公,专职重点项目建设综合协调、建设服务、督办落实等具体工作。今年,全市35个重点项目中,已有24个项目开工建设,9个项目抓紧做好前期工作。
安陆推行市四套班子领导“挂帅包干”、主管部门负责制、重大项目推进“问责制”,对主抓单位及有关部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决议和交办事项、解决有关问题等服务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实行项目进退机制,对前期工作缓慢、投资方投资欲望不强等原因致长期未开工或进度慢的项目适时退出重大项目目录;对前期工作充分、条件成熟、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适时增列。
如今,安陆项目建设每个环节按下“快进键”,形成“加速度”,奏响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齐力共抓,服务企业能“生金”
“为了抢赶工期,包保专班多次在项目工地召开办公会,围墙外的事不需我们操心,解决了企业建设的大难题。”“企业试生产时用电遇到问题,工业园区立刻帮我们和电力公司协调,架设了临时用电线路后,又帮忙办理了正式供电手续。”说起安陆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服务,许多企业都能说出切身的体会。
安陆着力打造“服务高地”,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在融资、争取补贴政策等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方案、破解资金短缺瓶颈。今年以来,安排工业生产调度资金13130万元,帮助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鼓励企业扩能改造、开拓市场,扶持中小企业扩大规模。组织2次银企对接,13家银行与22家企业协议贷款65050万元,已践约46985万元。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9项,取消、停征和免征收费58项。
同时,安陆还深入开展“双百”活动,围绕园区发展目标,坚持对口帮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网上服务、上门服务、代理服务、预约服务等,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甚至“办事不出厂”,全力打造高效园区。
安陆以“一区五园”为主要载体,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湖北碧山粮机在政府组织下参加第119届广交会,其碾米成套设备受到客商青睐,一台价值1000多美元的碾米设备样机被来自尼日利亚的采购商当场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