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2016年质量状况白皮书

09-05 17:18  

质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凸显

8月31日,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外发布了《2016年孝感质量状况》白皮书,对去年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四大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这是我市连续第8次公开发布质量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原则,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质量工作全面推进,为我市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受供给侧改革的驱动,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保持高位,服务质量满意度持续上升,工程质量获得国优省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质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现。据统计,201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68.13亿元,增长9.1%。全市128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1%。特别是汽车机电、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435.80亿元,增长8.7%。

白皮书对去年涉及全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的工业产品、食品、药品、化妆品、农产品、市场商品、建筑工程、旅游、交通运输、通信、供电、医疗、环境等22种质量类型进行了统计和评价。2016年,我市在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荣获良好等次;2016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工业产品监督抽查1953批次,合格率为96.4%,较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37家企业的42个产品新获湖北名牌,1个产品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新增有效商标2039件、新申报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2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完成省级27大类食品抽验1353个批次,合格率为96.67%。完成药品化妆品监督抽验784批次,合格率为89.03%。全市抽检蔬菜、水果、水产品、茶叶、食用菌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样品37592个,综合合格率为99.97%;2016年,全市共监督建筑工程648项,监督覆盖率99.9%,工程竣工质量合格率100%,工程备案率93%。创市结构优质工程73项,孝天杯优良样板工程10项,省结构优质工33项,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工程9项,优良率49%;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接待国内外游客2116万人次,综合收入为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5%。我市在2016年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上荣膺"2016最美中国榜",被评为"最美中国,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胜地"、"最美中国,美丽乡村旅游胜地";2016年,我市移动营业厅每万户月均投诉量1.58件,同比压降4.2%,业务不知情投诉率每万户月均投诉量0.25件,同比压降达43.1%,压降率均排名全省前列。建立了装维一体支撑体系和质量提升评估体系,装维效率和客户感知提升明显,1至12月平均装机及时率99.02%,投诉处理及时率99.66%,宽带满意度调研结果排名全省第2位;2016年全市完成售电量9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9%;售电均价616.36元/千千瓦时,高于计划1.76元/千千瓦时;综合线损率6.47%,低于计划0.02个百分点;城市地区完成供电可靠率99.9654%,比同期增加0.0094%,比计划上升0.0054%;2016年全市卫生系统总投资2.27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74810平方米,新改扩建15家医疗机构,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家、乡镇卫生院11家;2016年,全市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有所下降,环境空气和区域噪声质量指标有所上升,其他环境质量指标基本稳定。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孝感城区空气总监测天数359天,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为270天,占全年的75.2%。

在线阅读全文,请访问孝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门户网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