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底色筑发展绿色
——访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柳耀棠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其中特别提到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一论断有何深意,我市是如何落实的?
柳耀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不仅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要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就必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近年来,我市根据国家、省里的决策部署要求,制定了《孝感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孝感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孝感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孝感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有效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市针对突出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柳耀棠:对于环保部门而言,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找准职责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全力打赢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
一是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重点行业稳定达标排放改造及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为重点,继续推进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强化工业堆场、料场、矿山等扬尘污染控制;巩固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成果,对已淘汰改造的锅炉进行后督查,确保锅炉拆除到位或改用清洁能源;健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响应机制,切实落实管控措施,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二是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抓好老澴河、汉北河、府澴河、滠水等重点河流和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优良水体比例;全市8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要按期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稳定运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巩固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成果确保养殖污水不直排。
三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落实防治责任,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加强技术培训和过程督办,推进土壤监测、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构建土壤环境综合监管平台。
以环保督查倒逼绿色发展
记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推进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对环保部门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柳耀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坚决遏制住“散乱污”企业反弹,以环保督查倒逼绿色发展,从源头上、根本上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和总量。
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政策实施。坚决把铁腕执法作为常态,以监测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执法机制,实施交叉执法、异地执法、联合执法,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实现数字化智能监管,使污染无藏身之地,使企业达标排放、履行环保责任成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