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委党校举办全市党校系统研讨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讲话精神
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党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7月13日,孝感市委党校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会议由市委党校副校长郭保东同志主持。市委党校领导、县市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理论研讨文章入围作者,市委党校科室负责人和专兼职教师参加了研讨会活动。
上午,围绕“党校系统学习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讲话精神”这一主题,召开理论研讨会。此前,在全市党校系统专门征集论文33篇,经过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初选、初评后,遴选出11篇理论研讨文章进入复评。会上,入围作者(或第一作者)依次对研讨论文的写作背景、意向、目的、结构等情况进行介绍说明。尔后,市委党校两位教授及汉川、应城、安陆市委党校三位常务副校长,分别就理论研讨会作了精彩点评。普遍认为:研讨会时效性强,质量有大提升;研究深入,立意比较新颖;紧扣主题,结合党校实际紧密。同时提出需要改进的建议。
经过18位评委集中、逐一打分,综合核定,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若干。
下午,围绕“全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召开交流座谈会。会上,7位县市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委党校副校长高晓胜、科室负责人代表王莉和年轻教师代表樊盛林,分别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精神,畅谈了学习体会。交流中,大家普遍谈到:这是一次在重要时间节点上召开的会议,每一位共产党员在感受自豪与光荣的时候,都要回顾历史,深入思考“‘初心’是什么?如何再出发?”市县级党校都要将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专题教育纳入主体班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研讨及社会调查活动,使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入心入脑,在党校落地生根。
交流发言结束后,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傅晓波同志,进行了总结讲话。
傅校长首先介绍了全省党校系统,7月4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讲话精神座谈会的简况,及时传达了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陶良虎同志,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傅校长指出,陶校长的讲话对全省党校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讲话精神,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市县党校,更要自觉担当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坚持党校性党的方针,为党立言,为党发声,积极有为,让党的旗帜在党校高高飘扬。
傅校长认为,研讨会准备充分,理论研讨文章的质量较往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研讨会的预期效果。由此,更坚定了通过持续办好理论研讨会,提高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咨政水平的信心和决心。
傅校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两个讲话”精神,结合全市党校系统的实际,畅谈了三方面体会:一、党校事业,应该有所作为。从党校的地位、作用、历史贡献上讲,应该有这个认识。党校人也应该把思想统一到这个认识上来。从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来看,党校自成立以来,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党的重托来看,去年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今年的5.17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很大期待,希望党校积极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作用,为党培养出具有“四铁”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让党的旗帜在党校高高飘扬。从社会和学员对党校的评价与期盼看,市委、市政府、社会各届都希望党校办得更好。这几年,尽管各级党校有所发展和提高,但整体现状与各级党委的要求、社会的期待还有差距。无论是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还是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待加强。我们要抢抓机遇,就是抢抓“中央和各级党委重视党校建设”这个大好机遇,有所作为,迎头赶上。无论是从党的事业,还是社会希望的高度,无论是从自身的职责使命,还是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角度,党校都应该有所作为,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向“建设一流党校”的目标努力迈进。二、党校事业,能够有所作为。这几年,通过一代代党校人的不懈努力,夯实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党校具有一支值得依赖的队伍,有智慧的队伍,有素质有能力的队伍。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有这样好的基础,我们要发挥作用,要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尽管有差距,但也具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和长处。我们要不断克服不足,发扬优长,取长补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高软硬件建设的水平,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创造新成绩,做出新贡献。三、党校事业,一定会更加有所作为。今后,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有吃苦、担当、奉献的党校队伍,党校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要做到这一点,希望每一个党校人,一是不忘初心、不忘身份;不忘初心,才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忘党员身份,党校人的身份,就要经常检讨自己,反省自己,始终保持党员的本色。二是主动谋划、主动作为;无论的领导干部、科室负责人,还是一般干部职工,都要积极为党校谋划,建言献策,为党校的发展谋篇布局,贡献力量。三是敢于创新、敢于担当;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担当的勇气,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只要有利于党校发展的事情,就大胆去做,不怕失败和挫折,不怕流言和蜚语。四是整合资源、整合智慧;全市党校系统要积极融合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上下级党校的合作机制。五是贴近实际、贴近基层;党校的教学、科研和咨政,必须紧贴基层和实际,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党校每一名教师职工,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决策咨政服务。六是打造精品、打造一流。树立一流的标准和目标,才能不断创造一流的成效。一流的党校需要不断打造大批的优质教学专题,大量的“名师”“名课”,具有大批高质量的科研力作和咨政论文报告,还需要有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管理制度和优质精细化、流程化的服务保障机制。这些都需要每一名党校人共同的努力和付出。
最后,傅校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讲话”精神,进入党校课堂。各级党校要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形成精品课,发出党校自己的声音。二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七一”讲话中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紧密结合党校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系列成果。三要准备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大宣讲活动。全市党校系统要积极发挥党校宣传教育、理论研究的优势作用,提前策划,提前准备,走在全市的前列。
(郑江帆、谈玉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