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实体经济赢未来
——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六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实体强,则经济强;实体兴,则百业兴。市委顺应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在全会上明确提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升级促实体经济振兴”。我们要抢抓动能转换的窗口期,下大力气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夯实新常态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历史基础。
振兴实体经济,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盐磷化工、纸塑包装等特色优势产业是我市的当家产业,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这些产业加快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整合完善产业,提高细分市场占有率,实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振兴实体经济,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结合孝感产业基础,重点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等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超前谋划布局一批龙头带动项目和产业链配套项目,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的新兴产业基地,引导和促进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壮大产业规模,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支撑我市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振兴实体经济,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要积极对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创意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快递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态加快发展,要积极发展教育产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积极引进外地优质教育品牌,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大临空国际航空货物运转中心为载体,建设运转全国、辐射中部的高端物流产业集聚区。
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用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质量是实体经济的生命,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形成亲实业、重实业的社会风尚和舆论氛围。
实体经济强,孝感才能筋强骨壮。以“实”为本,多措并举,务实作为,为企业发展插上“翅膀”,为经济社会腾飞注入强劲动力,孝感的新征程就能更加蹄疾步稳,就能迈入“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