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05-03 15:32   孝感日报   蒋润涛 许航

“驻”进民心 “帮”出实效

——孝感市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从精准脱贫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键,也是使命所在。

  孝感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组建精兵强将,聚焦真派、真驻、真帮、真考,抓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

  自2015年8月起,全市选派5499名干部,组成1604支扶贫工作队,进驻1573个行政村开展驻村帮扶。

  5400余名帮扶干部牢记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田头地尾有他们的足迹,病房床前有他们的身影,夜晚灯下促膝谈心话生计,家长里短解心结。风里来雨里去,他们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心坎上,凝聚起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尽锐出战 锻造帮扶“尖兵”

  精准选派干部驻村帮扶,是实施精准脱贫方略的基石,是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桥梁。

  驻村帮扶干部选得强不强,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硬仗能否打赢。

  孝感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啃下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选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尽锐出战”“派最能打仗的人”的要求,坚持以上率下,派强派硬驻村帮扶队伍,把最优秀、最精干、最过硬的干部派下去,确保尽锐出战、战之能胜。

  市、县两级“四大家”领导全员上阵,分别联系1至2个深度贫困村,带头啃最硬的骨头;市直单位按在编干部的12%以上的比例抽派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覆盖全市96%未出列贫困村。

  优化组合强队伍,有针对性地分类帮扶。全市组织部门对市县乡三级5000多名工作队员统一管理,并安排综合职能部门牵头深度贫困村,经济管理部门牵头产业薄弱村,政法部门牵头社会治安落后村,党群部门牵头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目前,全市驻村工作队员中,党务、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专业人员占92%。

  “杨华芬无房,周金芳孩子工作安排、吃水怎么解决,方祖刚养小龙虾如何扶持……”市直驻安陆市洑水镇殷棚村工作队队长朱隽的笔记本上,密密记着准备解决的问题。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200多万元,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培育产业,在荒山荒坡,发展特色林果;挖塘扩堰,发展综合养殖;新建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7万度以上。还采取订单模式,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1000多个日日夜夜帮扶,如今全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从2400元到10140元的“五连跳”,村集体每年稳定增收达10万元。

  在全市各地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一大批像朱隽这样的驻村帮扶干部。从大别山区到江汉平原腹地,贫困村里的“新面孔”渐渐成了乡亲们喜爱的老熟人。

  他们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实落地,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燃起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之梦。

  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发挥好“帮扶工作队”这支主力军,孝感不断探索实践,市、县统一建立由组织部主抓、农办和扶贫办全程参与的驻村帮扶管理体制。市县乡三级工作队员的组织关系全部转到村党支部,一户一户“包死、死包”,一天不脱贫,一天不离开。完善管理制度,防止“走读式”“挂名式”帮扶,确保帮扶工作队员吃住在村、岗位在村、工作在村。

  “坚持从严管理,让每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肩上有担子、心有中责任,确保蹲得住、融得进、帮得准。”市扶贫办负责人如是说。

  真帮实扶 绣花功夫拔“穷根”

  壮志如铁,万里豪情同日月。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广大驻村干部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

  孝昌县小河镇新堰村一直以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家里壮劳力农闲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没有其他产业。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很多人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苦苦思索。

  小龙虾市场需求旺盛的情景,让大家眼前一亮。

  新堰村水源丰富、田块齐整,正适合推广“稻虾连作”模式,而闲置的一些低洼地,则可以挖成专业的虾池,这不是一举两得?

  经过与村民代表交流和市场调研,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确定通过虾稻连作种养模式,鼓励、引导村里发展龙虾、泥鳅养殖。

  “村里稻田里面养的是清水虾,比普通虾贵一倍左右。田里种的水稻不施化肥、农药,虽然产量低一些,但售价比普通稻谷贵一倍以上。”驻新堰村工作队员杨亚东告诉记者,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0%以上。

  目前,新堰村稻虾(鳅)连作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去年产值近500余万元,成为了孝昌县名副其实的“稻虾(鳅)连作第一村”。2017年全村剩余的32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新堰村“无中生有”成为“稻虾连作第一村”,生动诠释了“绣花”功夫治“穷根”带来的喜人变化。

  摸穷底、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除穷志,全市驻村帮扶工作队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驱赶这个孝感同步小康进程中的“拦路虎”。

  “确实有了成就感,望着老乡建起的新房屋,看着稻田里长大的小龙虾,瞧着老乡满脸绽放的灿烂笑容,我内心特高兴。”杨亚东对帮扶村倾注了真情。

  “把扶贫工作当事业干,把贫困群众当‘亲人’待,一定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这是驻村帮扶队员一致的认识,他们信心很足很强。

  全市驻村帮扶工作队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等考核验收标准,围绕“准实”二字,下足绣花功夫,在产业、医疗、易地扶贫搬迁、金融等行业扶贫上下功夫,既“输血”更“造血”做实扶贫成效,实现可持续、有质量的脱贫。

  在工作队的带动和组织下,全市30585名党员干部与10.5万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263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00多个,33000多名贫困户病患者落实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重医疗保障,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89个,培养村班子后备干部1208人,成为不走的工作队。

  扶贫与扶智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全市一条条通畅的农村公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村新居、一个个规模宏大的产业基地、一张张信心满满的淳朴笑脸,这一幕幕无不印证着驻村帮扶工作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用心用情 合力同频共振

  扶贫先要扶志。驻村帮扶队员不仅要把政策、资金、项目带下村去,更需要把贫困群众的心捂热、脑更新、劲鼓足,才能让贫困户的自主努力与外界助力同频共振,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4月20日,大悟县三里城镇望山村中望农机合作社千亩稻鸭综合种植养殖示范基地里,三三两两村民席地而坐。

  趁着育秧间隙,驻村扶贫干部、村干部围拢过来,在给村民端水解渴的同时,为大家捎来十九大精神宣传册,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院子会”随即开始。

  “老乡们,上次我们坐在一起主要讲了扶贫政策、产业扶持补助标准,今天我们采取有问必答的方式再和大伙聊聊。”市司法局驻望山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房远新讲明来意。

  “承包田地到期后再延长30年是个‘放心丸’,我们村中旺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两年稻鸭香米品牌越来越响,大家更有盼头了。”

  “把产业发展好,带动贫困户就业,贫困户开展自主脱贫、合作社带动脱贫和国家扶贫政策相结合,大伙只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早日脱贫致富。”

  以政策讲解、拉家常等方式的“屋场院子会”,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精准扶贫政策。目前,大悟县先后有400多名驻村干部深入到各乡镇开展“屋场院子会”,召开500多场(次)“屋场院子会”,参会者14500多人。

  2017年初,孝昌县妇联干部刘珊被派驻丰山镇中分村、祝河村扶贫。当时,刘珊孩子才1岁3个月,爱人在武汉上班,公公婆婆在孝感做生意,孩子一直是刘珊妈妈帮着照看。

  没过多的犹豫,刘珊就带着妈妈和孩子一起住到了村里。

  刘珊做事极为仔细,譬如核实某人的病情或伤残,她甚至要找到当时的主治医生,“不是不相信村民口述,是要精细准确,核定要科学,结论要权威。”经3个多月家访,刘珊的档案手记足有十几万字,原报86家贫困户有所剔出,77户非贫困户有所增补,中分村贫困户的准确数为79户。她将明细一起张榜公布,全村人心服口服,无一人有怨言。

  带着家人来扶贫,刘珊赢得了村民认可,现在,很多群众有事都会想到她。而刘珊的责任和担当,也在潜移默化地坚定全村人脱贫决心。

  用心丈量民情,用爱谱写帮扶真情。

  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引下,孝感儿女怀揣着“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坚定信念,正在向贫困做最后的宣战,用心用情谱写脱贫攻坚的新时代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