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艾华:扶贫路上的“拼命三娘”

06-11 10:31  

陆艾华是市住建局驻孝南区祝站镇武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三年多的时间里,她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不仅为村里争取到10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改善人居环境,还通过发展花椒产业带领村民致富。这个昔日有名的落后村如今蜕变成孝南区排名前列的富裕村,大家称赞她为“拼命三娘”。今年4月,陆艾华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18年3月,陆艾华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当时的武庙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偏远村和“穷窝子”。面对困难,陆艾华没有退缩,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

为了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陆艾华剪去长发,脱下高跟鞋,带领工作队员主动亲近农户,跟他们话家常、讲政策。

驻村以来,陆艾华全力摸清底数、明确路径、落实政策,足迹遍布20多个职能部门,先后争取项目20多个、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如今的武庙村,家家用上自来水、户户通道路、湾湾装路灯,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公共厕所等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十通十有”提前完成,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武庙村人均耕地较少,种植效益低下,年轻劳动力多以外出务工为主,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居多。2018年以前,武庙村没有主导产业,是典型的空壳村。如何让这个深度贫困村如期脱贫,是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最大的难题。

为了发展扶贫产业,陆艾华克服资金短缺难题,自费1万多元邀请专家对村里的土地进行评测,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四处考察学习,确定扶贫主导产业。驻村不到2个月的时间,便成功引进花椒产业,开发花椒种植基地500多亩。

扶贫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贫困户和村民就近就业50余次,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2018年末,武庙村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突破,达到20多万元,一跃成为孝南区排名前列的先进村、富裕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