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孝南区陡岗镇依托资源特色和区域优势,致力发展豆腐底子、大棚蔬果、黄毛毡等“小而特、特而优”的“一村一品”小微产业,做精做强地方特色产业,打响特色产业品牌。
以前每到腊月,陡岗镇家家户户都要打豆腐炸底子,炸好的豆腐底子用针线穿起来,风干后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如今在红旗村,村民钟俊英已将这份传承发展成产业。走进钟俊英的生产作坊,只见她正忙着炸底子,她手脚麻利,根据底子的颜色不时翻动,一旁的竹簸箕上摆满炸好的底子。
钟俊英原本开了一家小餐馆,陡岗底子是她餐馆菜谱上的一道当地特色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带着“底子”参加了孝南农民丰收节,没想到销售一空,这让钟俊英看到了商机,她开始专门制作陡岗底子。
底子好吃,原料是关键。钟俊英选择原料非常讲究,用的黄豆是本地农户种的纯天然黄豆,豆子个小、香味浓郁,制作出来的豆腐白亮清透,进入腊月后,预定电话接连不断,不少在外地的孝感人直接通过微信和抖音下单。
随着生意越来越火爆,钟俊英常年雇了9名村民一起制作底子,高峰期有20多人。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也为了让更多村民分享陡岗底子的“红利”,新的一年里,钟俊英也有新的规划。
此时,往东北方向走6公里的陡岗镇军里村同样香气四溢,大棚里的火龙果正是最后一批鲜果采摘期。
军里村人多地少,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如何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挖掘出更多价值?军里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大棚种植。
原本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村民不仅可以拿到补贴,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
胡小堂以前常年外出到各个工地打工,2022年,他回到陡岗,帮合作社打理日常事务,在他看来,家门口就业不比外面差。
近年来,陡岗镇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成功推介黄毛粘、豆腐底子、茶叶、葡萄、草莓、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依托政府引导、科技力量帮扶、乡贤带动,逐步探索出一条小而美的农业产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