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被称为颅内不定时“炸弹”,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多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人。近期,湖北航天医院就接收了一名由县市区转诊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
7月的一天,湖北航天医院接收了来自孝昌县的一名患者,检查CT提示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出现意识昏迷的情况,医院脑神经医学部介入团队评估后考虑患者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即为患者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术,经后期康复治疗后,患者逐渐好转。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膨出,由于血流长期冲击血管的薄弱部位而形成的凸起或鼓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虽然称之为“瘤”,但颅内动脉瘤并不是肿瘤,不会扩散,更不需要放化疗,它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因形态像气球,似“瘤”而得名。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破裂,破裂前并没有任何症状,一旦破裂就会出现视物黑朦,头痛,恶心呕吐,肢体偏瘫,甚至昏迷的情况,未及时治疗还会危及生命。
根据大小的不同,颅内动脉瘤可分为小动脉瘤、中型动脉瘤、大型动脉瘤、巨大型动脉瘤四类,医生会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的不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做好筛查,定期体检,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同时,生活作息规律,合理运动,饮食方面注意低盐低脂均衡饮食。如果在家中突发的视物模糊、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马上让患者平静保持气道畅通并及时拨打120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