澴川网评 | 孝感双绝,香飘世界:一块麻糖里的千年滋味

07-22 21:25  

祥云湾文旅度假区内,非遗匠人手持温热的糖稀反复拉扯,芝麻香气弥漫空气,游客们屏息凝神。转身之间,AR技术重现元代麻糖进贡场景,双语导览讲述千年孝文化——这座仅220平方米的孝感麻糖米酒体验店,春节期间创下日均营收过万元、接待游客2.5万人次的亮眼成绩。这不仅是传统美食的展示窗口,更是孝感实施“百城千店”计划的首个样板,承载着将地方特色升级为全国文旅IP的雄心。

千年滋味,孝感双绝的舌尖传奇。当宋太祖赵匡胤钦点孝感米酒为皇家贡品,当清康熙县志记载“麻糖处处有之,而孝感独著”,历史便为这片土地的美食烙下金字招牌。米酒“成于孝,始于宋”的文字记载流传千年,麻糖更以“形如梳、白如霜”的元朝名食享誉于世。古诗赞其“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道尽历代食客的倾慕。12道麻糖工艺、32个环节铸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芝麻需去皮,糖稀拉扯讲究力道,拌麻要求均匀,至今仍有30%工序依赖匠人手感。米酒则以朱湖糯米固态发酵,结合现代酶工程,在工业化生产中锁住“浓而不粘、稀而不流”的传统风味。

孝感市倾力推动麻糖米酒产业,其意义远超美食本身。

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市拥有麻糖米酒生产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年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占据国内米酒市场惊人的85%份额。产业链直接带动就业超3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城市形象的文化符号

作为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孝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孕育了“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的城市精神。麻糖米酒,承载着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席等孝感故事,是千年孝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情感纽带,是孝感递给世界的独特文化名片。

产业升级的标杆示范

入选全国首批39个地方特色食品重点培育名单,与西湖龙井、云南咖啡等顶级品牌同台竞技,标志着其品质与潜力获得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其成功转型经验——从传统作坊到现代化产业(拥有160项发明专利、5000万科研投入),为其他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本。

文旅融合的强力引擎

以“百城千店”计划打造的沉浸式体验店,如祥云湾样板店,成功将美食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成为吸引游客、激活文旅消费的新地标,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孝感麻糖米酒的崛起,是政府与市场同频共振的成果。市委市政府以“十个一工程”强力护航,目标清晰——打造千亿级产业,成就“湖北递给世界的金色名片”。下一步的发力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技术研发与标准建设

持续投入研发,攻克如米酒长期保鲜、沉淀控制等关键技术瓶颈;制定高于国标、行标的孝感麻糖米酒全产业链团体标准,强化“孝感标准”话语权,确保品质和安全,引领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加速“百城千店”全国化布局与场景创新

在孝感各地开设直营店,形成示范效应;大步挺进一线城市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及热门旅游景点,开设直营店、旗舰店和连锁加盟店。深化国内外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米酒饮品、麻糖点心进入其菜单和销售渠道,实现“借船出海”。持续创新消费场景,融合AR/VR技术、非遗展演、文化故事讲述,打造更多集“品、购、赏、学”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强化品牌全球营销与文化输出

精心策划全国乃至全球性的品牌宣传活动,讲好“孝文化与孝感味道”的故事。借助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等平台,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展会,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拓展海外市场,将产品出口至更多国家和地区。高水平建设麻糖米酒博物馆,使其成为孝感文旅的核心吸引物和国际文化交流窗口。

从祥云湾飘出的芝麻香与米酒甜,正沿着“百城千店”的蓝图,从云梦泽畔弥漫向神州大地,飘向大洋彼岸。孝感麻糖米酒的蝶变之路深刻启示:承载着历史基因与文化灵魂的传统美食,唯有以现代产业思维重塑价值链,以创新驱动拥抱大市场,才能从地方风物跃升为时代经典,让千年匠心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永恒芬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