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腊八豆“翻”出新花样

05-12 11:28   孝感日报   许航

  闻之酸香、入口松软,既能佐餐下饭,又能健胃消食。这便是盛行于鄂、湘两地的传统小吃——腊八豆。

  早在明代,随着汉川马口窑陶罐的兴起,当地人开始使用其进行腊八豆发酵,并摸索出一套用黄豆低温制作陶罐有氧发酵调味制品的工艺。但受季节气候制约,腊八豆一直无法成为四季皆可享用的食品。

  现如今,在汉川市湖北楚大爷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利用现代工艺还原传统发酵环境,腊八豆实现产业化,成为汉川农产品深加工“地方名片”。

  从传统走向现代,改变从何而来?4月中旬,记者对该公司进行了实地探访。

  洗手、扎头套……经过层层消毒关卡,记者一行来到公司生产车间。发酵室内,数百只陶罐整齐码列,“咕隆咕隆”的气泡声不时传来。

  “我们选取直径5.5毫米左右的黄豆作为原料,经初加工后装入陶罐进行低温有氧发酵,并用冷盐水封坛,你所听到的声音,便是从封口处传来的。”公司总工程师刘研研介绍说,黄豆要想变成腊八豆,须经过泡豆、蒸豆、摊凉、制曲、配料、入坛、发酵、熬制等十二道工序,其中发酵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过去家庭作坊制作腊八豆必须“看天吃饭”,为实现全年都能开工,“楚大爷”通过校企合作,突破技术瓶颈,为腊八豆“量身”搭建起恒温、恒湿系统。

  “温度18到22摄氏度之间,湿度70到85度,在这种环境下,黄豆里面的蛋白酶就可转换为氨基酸,当氨基酸含量测定值达到最优便可出坛了。”刘研研告诉记者,为不断优化制作工艺,2016年投产以来,公司已累计耗资2000多万元进行技改升级,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还增加了牛肉、蒜香等多个不同口味的品种。

  经两年时间发展,“楚大爷”已具备日生产腊八豆25000瓶的能力。

  “我们的产品在沃尔玛、中百仓储等大型商超都卖得很好。”公司总经理胡红桥说,去年,仅在中百仓储连锁超市内,“楚大爷”腊八豆的日均销量近5000瓶。

  据了解,公司将积极寻求与各大电商合作,拓展线上销售市场,建设“楚大爷”腊八豆体验馆,进一步打响企业品牌,让腊八豆这一传统小吃走向全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