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故事】携手弱者一起幸福

©原创   11-15 16:49   吴琪玮 李军

孝感市人社局扶贫工作队,驻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半年多来,遇到过许多这样那样的事,其中有一件事让我们始终不能释怀。今年3月,我们进驻孝昌县丰山镇竹林村后,在开展走村入户大调查中了解到,竹林村七组(栗树湾)有一户很特别的困难农户,户主叫黄桂珠,她的丈夫前些年因病去世,其本人和两个儿子都是智障残疾人,聋哑鳏寡孤独的叔子况运桥也与他们共同生活。一家4个残障人的生计,仅靠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况运桥种地维持,2014年经申请被评定为低保贫困户。

这就是黄桂珠家的破旧房屋  

为了了解实际情况,我们来到黄桂珠家。走近她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栋几十年前修建的泥土墙瓦房,四面透风,屋顶多处漏水,随时有坍塌危险,完全不具备正常居住条件。走进屋内让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两个不常用的成语“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屋里没有任何家用电器,土灶把家里熏得一片漆黑,因为漏水透风,屋内阴暗潮湿,地上甚至有於泥,不能下脚。

工作队长雷勇军与村扶贫信息员找黄桂珠核实有关情况

这就是黄桂珠和二个儿子及小叔子况运桥

面对这样一个特困家庭,我们很是震惊,真是没有想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农村竟然还有如此困难的弱势家庭。“如何能帮助他们”就一直是包保干部和我们3个队员的心疾,也是我们工作队经常讨论的话题。

工作队在饭桌上商讨黄桂珠家帮扶措施

工作队利用晚上时间在村委会拟定房屋改建方案 

带着黄桂珠家的困情,我们及时与丰山镇驻村领导镇委刘玮副书记、包保干部镇计生办胡生安主任,及村两委干部进行专题沟通协商。镇驻村领导先期已掌握此情况,也在寻求解决办法。经过多次协商,大家一致认为,衣食住行,居者为上,“三保障”中的住房保障问题是该户的首要困难,帮助黄桂珠家脱困,必须优先解决他们的危房问题,不然一旦房屋垮塌,又聋又哑的况运桥听也听不到,喊又喊不出,会有生命危险。他们家前些年也为改建房屋准备了砖瓦檩条等物资,具备改建基础。我们还特意请专业人员为其测算出危房改造成本,大约需要5--6万元。

工作队与刘玮副书记及村干部商议黄桂珠家危房改建方案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家形成了及时对贫困户黄桂珠家进行危房改建的帮扶共识:一是争取现有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及其他可利用的政策(民政特困救助、房屋保险),筹措资金5-6万元;二是利用黄桂珠家现有拟准备改建房屋的砖瓦、檩条等物资;三是动员况运桥大哥况楚桥及亲友资助部分资金或劳力;四是动员村里“四有人士”捐助,五是由村两委负责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危房改建。并且进行了具体分工:镇领导负责寻求政策支持,工作队负责与黄桂珠亲友沟通协商及其他协调工作,村两委负责具体实施。为了确保此项帮扶措施顺利实施,工作队还专门拟定了《贫困户黄桂珠危房改建方案》。

中间这一位就是况运桥的大哥况楚桥

正当我们“鸣锣旗鼓”准备开始实施帮扶措施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黄桂珠的夫兄即况运桥的大哥况楚桥,实际上是黄桂珠一家的“监护人”,黄桂珠家的大小事通常都是由大哥况楚桥作主,他常年在邹岗镇卢管集做小生意,当我们找到他说明来意后,他的一句话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他说:要做房子可以,必须在100平米的地基上做成两层的楼房。当时任凭我们怎么解释,都说服不了他。后来在他回村帮况运桥收割稻谷时,又找到他家的田边地头,晒场边,不厌其烦地规劝他,但均无效果。事后我们了解到,是个别村民在背后怂恿他,才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况楚桥也是严重耳聋,每次与他沟通都要口干舌裂

为了消除这一被“吊高口味”的不合理要求,同时取得广大村民的热情支持,我们决定在栗树湾就黄桂珠家危房改建问题,召开专题屋场院子会。9月11号傍晚,我们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来到栗树湾,召集在家的20余名村民,利用屋场院子会的形式与村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宣讲了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分析了黄桂珠一家的特殊困境,表明了我们对黄桂珠一家危房改建的决心。村民们得知我们的意图后,反响非常热烈,大家纷纷赞赏我们的做法。

况运桥70多岁的远房叔叔和80多岁的村民况海文分别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工作队和镇干部、村干部这是在真扶贫啦,我们相信你们,感谢你们,一定协助你们,把好事办好!取得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后,我们再次找到黄桂珠的大哥况楚桥,并把他请回村里,在那栋破烂不堪的旧屋前,经过工作队、村干部几番耐心细致的说服,况楚桥最终同意接受我们的帮扶措施。

专题屋场院子会现场

况楚桥终于接受我们的帮扶措施

村书记和包保干部胡生安在与况楚桥协商如何改建新房 

9月15号,黄桂珠家的新房终于开工了。前后6个多月,180多天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黄桂珠一家笑了,栗树湾村民笑了,村干部笑了,包保干部和我们队员们也会心的笑了。 

拆旧房

建新房

经多方努力,黄桂珠家的新房终于建成了。

我们帮扶黄桂珠这家残障人,虽然他们的感激之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但从他们深深望着我们的眼神中完全能感觉得到。同时,明理的村民们都把这件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口口相传,让这件扶贫的事在竹林村家喻户晓,我们付出的是辛勤汗水,换来的是村民们对精准扶贫的满意和认可。从这个扶贫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面对弱者仅仅有怜悯同情之心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实际的、切身的关爱、帮助和扶持,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残障人脱贫解困不是梦。黄桂珠家的新房虽然建起来了,但还有许多基本的生活用品尚未添置,扶贫的路我们还要继续往前走,让我们共同携手弱者,一起幸福吧!

(孝感市人社局 驻  孝昌县丰山镇丰联村扶贫工作队 吴琪玮)

【联合出品】孝感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孝感市网信办、孝感广播电视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