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金海心 - 心 发现
不久前高圆圆在微博发布了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词藻朴实,语句简单,却仍能让人流下泪来。
她说母亲一直是个害羞的人,所以她从小就想着千万不要变成和妈妈一样的人。
可能这个小小的想法就是她进入演艺圈的契机。
可即便如此,就像冥冥中自有注定,高圆圆还是长成了一个无比内向的姑娘。
你的故事我的歌来自孝感广播00:0013:03
此内容来自孝感交通音乐广播FM 87.7《你的故事我的歌》节目
主播:陈凌节目时间:14:00-16:00
听妈妈的话周杰伦 - 依然范特西
随着她越长越大,母亲渐渐衰老,所以有将近十年的时间,高圆圆除了工作就是尽可能拿出时间陪着母亲。
高圆圆和赵又廷婚礼过后的一个礼拜,母亲病情加重,她慌张、无措,突然就想起了当初姥姥生病时的情景:
“我那时面临的,就是我妈当年的境况。她看上去那么柔弱的一个人,都能那样的坚强,我也想像她一样。那是第一次,我清清楚楚地明白,我想像妈妈一样。”
那段时间她寸步不离的照顾妈妈,鼓起勇气和医生护士和所有人打交道。
她变得不再那样害羞。
两个月后,母亲还是走了。
一个人的离开竟然让世界截然不同,父亲搭配不好衣服、小菜不再可口,家里再也养不活一盆花。
现在已经是母亲离开后的第三年了,高圆圆39岁。
岁月也爬上了她的眉梢眼角,但这时的高圆圆,看着脸上那两条曾让自己备受困扰的法令纹,有的只是欣喜:
“我有两道法令纹,这本来是困扰我的地方,但我每次照镜子看到它,我会心里一暖。这让我看起来很像妈妈,真好。”
可能这世上所有的女儿,活着活着总会变成妈妈的样子;所有的男孩,长着长着都拥有了爸爸的臂膀。
当然,察觉这件事的时候时光已走了很远,幼年时的你,年轻时的父母,都已模糊了面容。
你想从记忆里费力寻找起童年,可回忆零碎,往事大多不可查。
想来想去,脑海中浮现的只有那首歌,那首父母所唱的摇篮曲。
你很久没听过那首歌了,真的是很久了,久到也许已经忘了歌词写得是什么,旋律又是怎样的,但你却总能记得童年听着这首歌,入眠的那种安心。
毕竟唱歌的人是你山一般的父亲,是你无所不能的母亲。
这两个与你血脉交融的的人,是你最初也是一直的依靠啊。
今年五月,李宗盛发了一首《新写的旧歌》。
他唱:“一首新写的旧歌,它早该写了。写一个人子和逝去的父亲讲和。”
这时李宗盛已经60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父亲早已不在身边。
李宗盛是个出了名的孝子,总陪在母亲身边,总喜欢提起和母亲相处的细节,但对于父亲这么多年来他几乎只字不提。
新写的旧歌李宗盛 - 新写的旧歌
中国人内敛,尤其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更是难以表达。
就像他在歌里写的:
“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
小时候,李宗盛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出色,学习不好,长相也一般。
在没开始做音乐之前,他一直在父亲的“嫌弃”下生活,在自家瓦斯店里帮忙。
父亲从不会夸奖他,甚至对他笑容吝啬,一直沉默......
面对这样的父亲李宗盛更渴望证明自己,他牟足了劲儿想做出点成绩给父亲看,他走得越来越急,越来越远。
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
已来不及
他不等你 已来不及
他等过你 已来不及
再回首,半生已过,往事与人俱随风。
这首歌写在李宗盛的60岁,不是思念,不是忏悔,只是一句“来不及”的叹息。
他已与岁月和解,与年少的自己和解;与那个沉默的、但始终以自己的方式爱着他的父亲和解。
他唱:“爸,请你从此安心,待在我的歌。”
父母与孩子之间当然不可能全是爱,矛盾也始终伴随左右。
年龄之间的,时代之间的,经历之间的,太多的矛盾,太多的误解与沉默,可他们是爱你的,这一点仍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