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穷帽子,奔向好日子

12-27 10:43  

2018年,全市统筹投入扶贫资金30亿余元, 3万余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1万余户,各级驻村干部达到5499人。我市77个村,59457名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奔向好日子。

77个村出列!59457人脱贫!

这是一份漂亮的年度减贫脱贫成绩单。这组数据,来之不易,不仅饱含了温度和汗水,更凝聚了全市干群的无穷力量。

责任层层上肩

“咬定扶贫不放松,不到脱贫不撒手”。

今年以来,市“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推进脱贫攻坚。出台指挥部1号令,明确各级各层面主体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

聚焦贫困,锁定责任扎实推进。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包保大悟、孝昌两个贫困县,其他市委常委包保插花县(市、区)及双峰山,包保领导对所包保的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结果承担领导责任。

聚焦贫困,加强力量强势推进。明确大悟、孝昌两县县委书记要用90%的精力抓扶贫,插花县(市、区)委书记要以与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匹配的精力抓扶贫,有脱贫任务的乡镇党委书记拿出99%的精力抓党建、促脱贫、保稳定。

责任落实,严字当头。今年,累计开展两次半年综合督导评估、两轮综合督导和三轮专题暗访,累计走访667个村,访谈4920户贫困户、1108户非贫困户,座谈基层干部1548人,电话抽查结对帮扶干部1635人。

上半年,对161个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记二等功、三等功和嘉奖奖励。对支持保障驻村工作队不到位的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突出和半年综合督导评估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立下军令状、挂出作战图、列出时间表。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构建层层抓扶贫的生动局面。

打造过硬队伍

5月3日至5日,全国驻村帮扶工作座谈会在孝召开,这是对我市驻村帮扶工作的肯定。

今年,我市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扶贫力量逐级充实。市、县两级指挥部办公室全面充实,市本级达到72人,大悟、孝昌两县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力量在100人以上,插花县(市、区)均在40人以上,县级指挥部办公室共有干部494名。

尽锐出战,优质力量部署在一线。从100家市直单位按编制比例的10%硬抽人、抽硬人,市直驻村干部从165人增加到651人,驻点村从32个增加到201个,全市各级驻村干部达到5499人。全市3.06万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户11.38万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不仅如此,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干部培训机制,制定三年培训计划,开展“小班额、多轮次、常态化”培训,切实提升培训质效,累计轮训各级扶贫干部3.86万人次,倾力锻造过硬扶贫队伍。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全市推广“三话一会”(基层夜话、网络对话、家访谈话和屋场院子会),做好群众工作,累计开展“三话一会”3.3万场次,参与干部群众30.4万人次。

政策精准落实

“搬进了新房,加入农产合作社年底还有分红。”“看病、读书都有保障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如今,孝感的村民们欣喜于脱贫工作带给他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如何确保脱贫质量,做到脱贫不返贫?

我市坚持靶向治疗,锁定致贫原因,因户因人分类施策,把产业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到人,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2018年全市共统筹投入扶贫资金30.9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8463万元。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人口的“健康短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今年8月份,市政府出台《关于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和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保障模式,全市159家医疗机构开通“一站式”结算服务,让群众“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明显增强。

——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增收是关键。

我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全市共建立新型经营主体4931个,其中503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81个,带动6.3万户贫困户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迁出新生活。

我市坚持扶贫搬迁与产业扶持齐头并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239户、28147人,完成省定建设任务。截止到12月20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606户。

——金融扶贫、保障扶贫竞相释放红利。

据统计,全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27亿元,惠及1.28万户贫困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户7.96万人,纳入农村特困供养贫困户1.99万人,符合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孝感日报 谢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