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鑫乐艺术幼儿园小朋友们表演手语操
坚忍不拔新发力,久久为功又一年。
2018年,孝感市教育部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紧紧围绕“五大工程”这一抓手,着力推进“五大改革”,深入开展“五大治理”,开创了孝感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孝感教育事业绘上一抹抹亮色:市财贸幼儿园手语操响誉湖北,孝感生物工程学校“三化”管理探索出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孝感高中自主招生取得历史性突破……
重点工作有创新
2018年,孝感市教育局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为孝感市教育发展涂抹上色,增添活力。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和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是孝感市着力解决的问题。2018年2月底,孝感市出台《孝感市中小学教师梯级专业荣誉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孝感市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按照梯级形态设置,自上而下包括“教坛新秀、教坛能手、教坛英才、教坛名师、教坛名家”等“五级专业荣誉”。在去年开展的首次评选中,全市共评选表彰“教坛新秀、教坛能手、教坛英才、教坛名师、教坛名家”共1980人。
养成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去年3月份,市教育局制定印发《孝感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意见》,归纳了道德行为、学习行为、生活行为、安全行为、文明礼仪行为等五种行为习惯,在全市中小学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步定为三年一个周期。同时,市教育局把学生行为习惯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畴。通过开展养成教育“县县行”、“校校行”、现场推进会等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养成教育机制,促进养成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
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任重道远。2018年,市教育局遴选16所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编制完成《孝感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年)》,成立市直、“三区”和各县(市、区)21所小学、31所初中教育教学联合协作体,12所市直学校与武汉市12所学校结对合作交流……
难点工作有突破
校外培训机构是否正规,安全隐患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始终是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8年6月,孝感市教育局联合人社、消防、工商、民政等部门印发通知,专项治理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11月份,全市教育部门联合消防、公安等部门,对全市580家民办培训机构进行了清理和整顿。12月14日,市教育局召开孝感城区文化教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整改督办会,对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的城区文化教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首批下发整改通知书20份、下发关停告知书10份。当月,市教育局制定孝感市文化教育类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从办学规模、办学安全、人员配备、教育教学、内部管理等十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这意味着,在我市创办民办培训机构有了新的“硬杠杠”。
择校热、大班额这些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病症”,久治却一直未愈。为根治“择校热”,2018年,孝感市教育部门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力求改变:高中阶段教育严格按照普职比6:4划线招生,孝感高中减招350人,孝感高中在县(市、区)招生计划减少50%;孝感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阳光招生、网上录取,体现公正公平,营造共同监督氛围……因教育部门精准发力,纵深着力,“择校热”这一长期困扰教育的顽疾开始降温,大班额、超大班额开始下降。
亮点工作有影响
2015年10月,湖北省启动幼儿园“起点阅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孝感市教育局积极行动,带领全市园所探索以“起点阅读”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幼儿园的特色化实施路径,经过近3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价值观教育的“孝感经验”。
孝感市财贸幼儿园以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特点为主线,依据《起点阅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绘本》为蓝本,把“起点阅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设计了“赏、读、讲、演、画、享、悟、行”“八字教育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一粒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有特色、形式新、切入点好。”2018年3月,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艳玲在孝感调研时,观看了市财贸幼儿园师生的手语操,对我市“起点阅读”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当年6月25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艳玲作出批示:这项工作可在孝感市先做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成熟时可在全省推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孝感市“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知心姐姐”等留守儿童关爱模式逐步推广,寄宿留守儿童实行“1+2+3+N”结对帮扶。在今年的全省教育系统全面履行三项职责工作会议上,湖北省教育厅对此予以肯定。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全国妇联联合调研组对我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做法表示肯定。
2018年,是孝感教育进入新时代、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的一年。这一年,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势欲飞,孝感教育现代化迈出了新步伐——
孝感市教师队伍建设、孝德教育、教育精准扶贫等7项亮点工作在省市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重点工作获国家级奖4项、省级奖17项、市级奖14项。在2018年度孝感市目标考核、教育改革、信访、综治、党建、招商引资、立项争资等方面,市教育局均荣获“优胜单位”称号,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孝感网 记者沈红明 特约记者程建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