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长眠独库公路的孝感英烈亲属】“准备好了喜糖和婚服,可他没能走进婚礼”

07-12 09:51  

烈士简介:余东旭,十二支队一一三团二营五连副班长,湖北孝感县人(今孝昌县花园镇南桥村人),1974年1月入伍。1977 年9月25日,在独库公路巩玉段明线5公里处,被放炮飞石砸中头部牺牲,时年22岁。


余东辉在院子里整理准备出售的豇豆。记者石玲 摄

余东辉和儿子余国庆小心翼翼地翻开余东旭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记者石玲 摄

       6月24日,记者走进孝昌县花园镇南桥村余家湾。顺着弯曲的小巷,来到一个小院。院内搭着青碧的葡萄架,种植了一小块花草地。烈士余东旭的弟弟余东辉正在捆扎豇豆。

蓝底黄字的“烈属光荣”小木牌,底漆虽有些许斑驳,但依然牢牢地挂在家门口。

对于余东辉来说,这个小木牌,和珍藏如新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同样珍贵,“这是哥哥用生命换来的。”

哥哥比余东辉大10岁。幼年丧父,长兄代父。对于他来说,哥哥如严父。小时候,他私自玩水或调皮捣蛋,都少不了要挨哥哥一顿揍。

哥哥参军前已经订亲。余东辉说,家里人和哥哥商量好,让他回家探亲时,顺便完婚。“那年家里养了头大肥猪,一家人做好了准备,就盼着他回来。”

1977年,本该探亲的余东旭把假期让给了其他同志。不久,他就牺牲了。

“湾里还有和哥哥一起出去的战友。家信回来后,湾里好多人都知道哥哥牺牲了,但都瞒着我们家。”当年10月左右,部队来人通知,“听完后,全家都懵了,我母亲当时就昏过去了。”回忆往事,56岁的余东辉流着泪,哭得像个孩子。

部队送来的遗物中,有喜糖、葡萄干、婚服。这是余东旭用自己有限的津贴一点点积攒、置换,准备成婚用的。

余东辉曾无数次在心中设想:假如哥哥按时回家探亲,他可能就不会出事;他会顺利举行婚礼;他还会有自己的小孩……

可假如也只能是假如。余东旭的人生永远止步于22岁那年的秋天。即使过去了40多年,每每想到这些,余东辉就止不住心头酸楚,泪流满面。

余东旭的牺牲,对母亲的打击最大。孤儿寡母的生活越发艰难。“我妈急疯了,天天喊着‘东旭回来吃饭、回来睡觉’,夜里睡觉总是哭醒。”母亲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83年余东辉的儿子出生后才有所缓解。

哥哥去世后,初中未毕业的余东辉辍学撑起整个家。他和哥哥一起长大的老房子是上世纪20年代所建,2017年进行了危房改造。屋里狭窄,光线昏暗。木结构的墙面刷了桐油,依然保存完整。

余东辉和老伴靠种蔬菜为生,他的儿子余国庆在南桥村头开了间村卫生室。余国庆从小看着大伯的遗像、听着大伯的故事长大。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儿子,他也常常给儿子讲大爹爹的故事。“这是我们家的英雄故事,以后还要一辈一辈地讲下去。”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去新疆看看哥哥,他一个人躺在那多孤独啊。” 余东辉怅然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