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调研“身入”更要“心至”

07-19 11:16  

前不久,某基层单位梳理、归档公文材料时发现,有两篇到某市兄弟单位学习考察的调研材料,虽然时隔8年,内容表述有变,但调研的主题、启示及举措几乎相同。实际上,该单位8年两度赴同一兄弟单位调研,却没能将所学经验付诸实践,“取经”变“取景”。(4月24日《人民日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毋庸赘述。时下,少数单位、个别同志在调研中各种形式主义虚浮症,出现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踩点式调研,报喜不报忧的盆景式调研,抑或调而不研、回避落实的脱节式调研。种种调研虚浮症暴露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积弊,既折腾基层干部和群众,也败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坚决予以纠正。调查研究“身入”之外,尤其需要在“心至”上投入精力。

调研“心至”,须有“要调研”的觉悟。正所谓,“坐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都是办法”。各级党员干部要多深入一线,经常到田间地头沾沾“泥土味”,在基层一线晒晒“健康黑”。牢记使命担当,认清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回应民生期盼,在精准把脉、精准施策中下好“绣花功夫”。

调研“心至”,须有“会调研”的能力。习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各级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做足“问题”功课,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之前,聚焦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及本地区重点工作,紧扣被调研地区和单位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既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又要根据实际,娴熟自如地运用驻点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社会调查方法来具体研究。切实增强调研的目的性和准确性,让调研更能找到问题,更能反映问题,更能解决问题。

调研“心至”,须有“肯调研”的初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各级党员干部在调研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真真切切的走访,不事先打招呼,不要求基层准备完备的‘脚本’,具体到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几点几分离开,前往下一个地方。调研点是“随机”而不是划定了“范围”,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 将群众面临的难事悉数转变为造福群众的“贴心事”。

如果脚上不沾点泥土,“下车听汇报、上车就回城”,恐怕什么真实情况都难以得到,作出的决策也往往会南辕北辙。调研“心至”,用真心换民心,让调查研究多些“泥土味”才是不违调查研究调研的初心。才是真正的干事创业的共产党人具有的本心。对领导干部而言,调研是否“心至”,反映的是落实党的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体现的是践行为民宗旨的意识和境界。(来源:孝感网   作者:黄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