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上半年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硬过半” 下半年紧盯“两保持一优先”奋斗目标

07-31 11:11  

孝感市今天(7月31日)上午召开市“四大家”领导联席会,通报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上半年,全市上下深度对接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深化“十抓十促”高质量发展路径,聚焦“项目为王”,狠抓“两资一促”,做实“五化”管理,推动“八双”实务,以工作重点突破带领带动全局提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实现“双过半”“硬过半”。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

一、稳的态势持续巩固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61.78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工业稳中有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工业累计用电4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9%,高于全省0.94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6家,达到1141家。

投资稳中向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居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省三类重点项目中:省委省政府督办的3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7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6%;2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3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05%;20个新开工10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7.04亿元。

需求稳中有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13亿元,增长11.8%,增速居全省第10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21.9%,高于全省17.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05%,居全省第1位。农业稳中增效,夏粮增长2.75%、夏油增长14%;夏播完成302.7万亩,占计划的95.2%;精准灭荒4.87万亩、占计划的113.5%,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16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3.2%。

财税稳中提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3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1.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金融趋稳向优,截至6月底,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3.99亿元,比年初增长6.64%;增量贷存比65.94%,存量贷存比52.88%;不良率2.63%,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

二、进的动能持续增强

项目“双增”,上半年争取上级竞争性资金50.03亿元、重大事项和试点示范共18个,争取政府再融资债券20.6亿元、新增政府债券17.7亿元;新签约亿元项目180个,引资额1395.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32个、占比73.3%;100亿元及以上项目4个,50-100亿元1个,10-50亿元24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1个、投产40个;10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纳统56个,完成投资43亿元。

“双创”加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77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达90家;完成专利申请254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47件),获国家专利授权1524件;市级“双创”中心入驻企业31家,创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6家,扶持创业1720人、带动就业6766人,城镇新增就业37743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37%,控制在省定目标4.5%以内。

“双修”提速,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9个拆迁安置片区146.9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年底可全部封顶;熊咀片区“双修”试点改造正式启动,总投资10亿元的城站路单建式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全面开工,静脉产业园主体工程基本成型。 

三、好的因素持续累积

三大攻坚久久为功,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4.9%;8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87.5%,高于省定目标12.5个百分点;中央环保督察35项整改任务已完成26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182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162件,省级环保督察73项整改任务已完成25项。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4大类14项25个具体问题按节点整改推进,29条立行立改措施全面整改到位;成功处置风险贷款11亿元,金融生态总指数居全省第5位;市、县政府债务余额均控制在限额以内,政府债务总体可控。

营商环境加速赶超,“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在非试点单位中居全省前列,完成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对接,事项“颗粒化”工作已完成90%、事项信息系统办理率100%、办件推送完整率100%、电子证照联通率100%;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报建审批区域性统一评价试点基本完成,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减税降费政策快速落实,已减税降费9亿多元。

下半年,全面谋划和推进全市经济工作,坚持“十抓十促”,紧盯“两保持一优先”奋斗目标,突出稳字当头、进字为要、好字优先、实字托底,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努力奔跑的姿态、奋勇争先的干劲,全力打好“下半场”,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稳投资。把“项目为王”理念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行动、具体项目上,以“两资一促”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硬标准,持续深化项目储备提质年、社会投资促进年、项目建设竞进年活动,继续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工程配资源、破难题、促开工,加快形成实物和实体增量。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优环境。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自觉对标国际和全国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区域性统一评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系列改革走深走实,强化“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稳步落实减税降费,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坚持政策落实守底线。把“保刚性政策落实、保承诺民生任务兑现”作为底线目标、创先工程,细化目标、压实责任、动态管理,对已纳入清单的207个“双保”事项,实行“三同步”(即:督办考核同步、政府系统“一票否决”同步、追责问责同步),确保心中有底、耦合有效、结果运用,做到所有刚性政策和上级要求全执行、各级各单位承诺的民生任务全兑现。

四是坚持真抓实干破难题。坚持价值、问题和规律导向,把握政策和事实两个底线,不断强化对上争取、合力攻坚和微观运作力度,着力解决当前立项争资、重大项目落地、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和卫片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着力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债券额度和用地指标,全力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推进实施。

五是坚持“五化”管理促落实。用好“五化”管理平台,坚持投资项目与其他项目相结合、线下调度与线上管理相结合、市级平台与县市区平台相结合,压实责任链、落实链,严督实查、真评实考,以过程管控、节点管理保目标实现。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罗峰 孝感台 洪源 陈凯歌 责任编辑 马张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