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实践出真章

08-08 10:50  

《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天资过人、博览群书。一日,他到王安石府上拜访,等待主人时,看到两句《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自以为见多识广,断定菊花能耐寒,不会落瓣,因此“吹落黄花”说不通。按耐不住,续诗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左迁黄州,亲见此地菊花经风落瓣,枝上全无一朵,方才意识到自己见识短浅,贻笑大方了。 

故事中的苏东坡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三国时期的马谡因一味遵循“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经验”而失了街亭丢了脑袋;郑人买履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鞋子最终没买成。“经验主义”者都有一个通病,他们往往很自负,凭自己的经验去做事,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更听不得别人的批评;更有甚者,当别人善意提醒时,还要振振有词的辩解一番,强势的回怼别人,诸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在所谓“经验”的驱使下,他们容易犯自命不凡的错误,有可能让事情受阻、事业难成,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不可否认,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不管是自我人生阅历的积累,还是他人案例中的提炼,亦或是历史事实中的沉淀,经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借鉴和参考,让我们少走弯路。但靠经验决不能唯经验,不可完全照搬照抄。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过去的经验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时,很多已是经不起“考验”,有的甚至成为发展中的“障碍”。如果无原则的奉行“经验论”,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中,是非常危险和可怕的。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著作中明确指出,经验主义的要害在于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到处生搬硬套,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破除“经验主义”的最好方法,惟有深入到实践中去,虚心学习,认真探索,不断创新,才会让自己更充实、更成熟、更稳重。 

“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巨轮驶入了新时代,可以预见前路不会一帆风顺,会有急流险滩,也会有漩涡暗礁,我们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对以往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更要秉持“实践出真章”的精神,扑下身子、埋下头来,面朝“实践”背朝天,在实践中锤炼,在实践中提升,做行动上的“巨人”。(来源:孝感网  作者: 陈文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