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绣出别样天 ——孝感市孝南区群众工作服务新模式探索

08-08 11:03  

渡口安置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5年投资166亿元,孝感大手笔综合治理“母亲河”;深入推进汉孝一体化协同发展,汉孝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在一项项市政工程、民生工程的建设中,孝南区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下足“绣花”功夫,“绣出”了一片别样天——各类征地补偿、拆迁还建、环境保护等矛盾纠纷,全部在区级协调化解,没有发生一起进京赴省越级访和集体访,辖区内的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正如期推进!

一把“标尺”量出的   “心气顺

老澴河是孝感的母亲河,全长8.6公里。整个治理工程拆迁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涉及13个社区8000余户。拆迁工作怎么做?群众关注的矛盾焦点在哪里?群众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何处?

在孝南区老澴河综合治理房屋征收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每个拆迁片区都进驻一名信访干部,跟随街道、村(社区)专班人员一道走访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群众最大的顾虑是会不会有暗箱操作——有关系的多分点,工作便利的多占点?

“我们要把‘讲政策、讲公正’贯穿到拆迁工作始终,所有补偿标准依照2017年市政府9号文件,从测量面积到评估房屋,‘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的信息及时公开,坚持‘五必核’,即干部的必核、面积大的必核、有争议的必核、单位的必核、有群众反映的必核,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孝南区老澴河综合治理房屋征收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孝南区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程培毅说。

2018年7月7日,是文昌阁社区第一批摇号选房的日子。因住户中大多是孝南区直部门的干部,所以不少老百姓传言:好房子都留给了领导干部,摇号是做给老百姓看的。当天,从孝南区委副书记岗位退休的朱少平也前往摇号现场。通过现场摸球,当场公布,朱少平摸中121号,而房子总共才138套房子。至此,传言不攻自破。

沙沟社区一居民黄某,2017年征地拆迁时按政策可以赔8套房,他要求赔10套,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去年4月份,按市政府新的文件精神,他只能赔到4套房子。后来黄某找来多人说情,多次到街道信访办,希望按以前的赔偿标准签订补偿协议。新华街道信访办请来律师胡世甫,为黄某解释相关政策法规。“政策只有一个,标准也只有一条!”在刚性的政策面前,该居民最终签下了只赔4套房的补偿协议。

老澴河综合治理的实践证明,涉及征地拆迁的各类信访问题,只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按政策办事,就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产生,群众就会“服气”,党委政府公信力才能进一步树立。

一张网格绘就的   “同心圆”

2016年以来,孝南区主动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新形势,坚持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推进信访工作网格化管理,突出信访网格体系化、规范化、高效化三大建设,全力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实现了信访总量下降、群众走访下降,网上信访总量增加,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走出了一条具有孝南特色的信访工作之路。

“那菜市场门口摊位乱哄哄,交通出行十分不便,正准备向街道反映,没想到没多少工夫临时摊位都没了。”城西居民老孙动情地说。

周五,网格员张某在清早买菜时,发现几位居民议论纷纷,原来菜市场门口搭建了临时摊位,给他们出行造成不便。张某回社区后立即通过网格管理平台,向街道网格中心上报此情况。周一上午,街道迅速进行整治,市场恢复了往日良好的秩序。

孝南区推行信访工作网格化管理以来,信访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组、社区,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更加畅通。现在,城乡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中发现的民情信息,通过网格管理平台第一时间上报到区信访、网格部门,及时转送至区委、区政府领导,为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发挥了很大作用。

只有找准信访工作的落脚点,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孝南区信访部门进一步厘清职能定位、权责清单,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多元化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群众意愿准确掌握、群众诉求快速回应、群众困难及时解决。

在信访工作网格化管理的深入推进过程中,他们在村组设立信访代理点,开展信访代理“组团式”服务,既深切地体察百姓疾苦,热情相助排忧解难,又敏锐地感知社会矛盾,及时施策防患于未然,有力促进了信访工作由“忙事务”向“强服务”转变。

为了将信访问题办理得更好,让群众更加满意,孝南区坚持在信访事项办理中、办理后,及时将情况向群众公开,了解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沟通反馈情况。调查尚有欠缺的,尽快“补火”,以利于取得最大多数群众的支持拥护,争取最佳工作效果。

解决好群众最盼、最急的事情,孝南区通过信访工作网格化管理实践,始终拿出“绣花”功夫,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了信访工作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提升了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也倒逼乡镇干部进一步主动作为,改进作风。

一腔真情换来的   建设“加速度”

在城西二路经营广告制作生意的郑某,赶上城西安置区拆迁。因为他当初买来的房子一直没有房产证,老澴河拆迁办以“居改非”的七成价格跟他签订了补偿协议。

但郑某表示,“我当年是以门面房的价格买来的,为何不还我门面房?如果补钱,那总该让我买得起附近的门面吧?”几句质问,让上门做协调工作的书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池咏华一直耿耿于怀。

一次偶然的机会,池咏华从房产部门的相关政策中,发现郑某的房产审批手续可以视同有证。于是他又电话联系郑某,以居改非的价格重新签订补偿协议。

“多亏池书记,让我多补了10多万元!”提起去年的拆迁补偿,郑某对街道干部的工作精神赞不绝口。这是对群众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汉孝产业园项目建设中,信访工作专班的同志始终怀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工作。为了让村民利益最大化,他们精准把脉,深入分析,周全谋划,推动政府在决策中更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在规划设计论证中,要设计规划村民的活动场所、绿化场地,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环境之变。

在老澴河拆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边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建议保留新华街渡口小学。

在广场街道九真片区建设中,要针对居民吃地下水的现状,在工程建设中需协调自来水公司优先把水接入。

……

一次次梳理、一条条建议,凝聚着指挥部专班同志的辛勤汗水,体现了信访干部为民着想的深情。“无论是市临空产业园项目建设,还是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信访干部总是冲在第一线。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第一时间收集社情民意,列出问题清单,及时就地化解,不给后续拆迁造成新的矛盾。正因如此,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才超预期,才能赢得群众普遍好评。做好信访工作没有什么别的窍门,关键是要做到换位思考、不厌其烦,真心真情对待来访群众,真心实意解决具体问题。”孝南区委书记袁华江感慨地说。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对于在重大项目建设中这些“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孝南区信访局恪守“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精耕细作,锲而不舍,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终能将隐患发现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孝感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