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从高考改革看社会公平正义

08-29 10:08  

高考已经结束,分数也已经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高考,社会上有很多议论,有人认为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把高考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还有人却认为很多名人都不是科班出身。

在高考这件事上,社会舆论最关注的还是公平公正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高考公平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象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考改革最引人注目。

此前,违规违纪推荐保送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更加破坏了高考公平正义。对因少数“优秀保送生”被推荐上名牌大学中引发的暗箱操作、腐败等问题,我们既要严肃处理,也要补上漏洞。高考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利害,一旦有人能通过不当手段走捷径,将严重戕害高考公平正义,使得阶层流动固化,寒门子弟没有出头之日。

对此,教育部已经对保送等照顾性政策作出调整,2020年起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除省级优秀学生外,对于其他特殊学生保送,还将进一步明确,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其他推荐保送生限额也逐步减少。

表面看,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一再收紧。新一轮的高考改革,评价学生的指标更加多元,已经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统考单一评价指标。同时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让考察录取方式更加科学。在新的高考制度下,将采用新评价模式,如统考成绩、平时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以强调综合教育,而针对那些奥赛冠军、全国知名的优秀人才,还有自主招生模式为他们提供脱颖而出的通道。

大众要的公平正义对高考而言,包括命题、考试实施和评卷的规范操作、严格管理,所有的考生都在公平良好的环境里参加考试,严密的管理制度和考试纪律力求杜绝考试舞弊,从而保证高考的公信力;在录取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招生政策、录取规程和学校的招生章程规范实施,杜绝人情关系等主观因素干扰,杜绝走后门等不正之风破坏政策和规矩。

网上说得好,“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但却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 ,不拼爹的公平竞争了!”高考只是人生的第一步,而之后的每一步,都比高考更加艰难,也更无法控制。高考的公平,体现的是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更是对破解贫富差距、破解“寒门难出贵子”的制度期待。(来源:孝感网 作者:高焰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