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全省审计机关新进公务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课上,多位南审教授及署领导以精湛的理论阐述、生动的案例讲解和丰富的知识內涵为我们讲述了《审计学基础》、《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审计》等精彩纷呈的课程。在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中,我结合此次培训,认真寻找差距,对标对标,从树立“三个意识”方面弥补短板。
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提升审计专业化能力
培训中,老师们讲解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审计监督提出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以及新常态下审计人员需具备的能力。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必须保持业务素养与审计发展“同频率”,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淘汰。由于审计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学习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一是要加强审计、会计、政策法规、计算机等多层面的知识学习,熟练掌握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二是要学会在干中学,在每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中,结合项目需要的知识,向专家学,向被审计单位学,向同事领导学,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三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要树立大数据审计意识,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
创新是审计工作转型发展的一个立足点,而大数据审计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课上,老师们分析了当前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大数据审计的形势,并通过列举案例,运用数据库模型,对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让我了解到大数据审计的实用性。这不禁让我想到,我局在部门预算全覆盖审计中对大数据的运用。今年,我局积极探索构建审计预警和分析模型,对财政数据与预算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常态分析,实现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从财政预算编制、资金下达到预算单位的实际执行数据全过程分析,查出被审计单位多个疑点线索,全面推动市直77家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全覆盖。当前,在“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的工作要求下,作为审计人,要积极强化大数据审计意识和数字化审计能力,促进大数据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为审计全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要树立高度责任意识,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在这次学习中,老师讲的审计工作中的实例,很多都是从一些细节的小疏漏上发现了大问题的线索,循迹查去,牵出了“大鱼”。在审计过程中,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问题;也要有“几把刷子”,分析解决问题。一是要将审计工作视为肩上的责任和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二是要养成严谨细致、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对于任何疑点都不要轻易放过,要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三是要把牢审计质量“生命线”,立足大局与突出重点,提升审计质量水平,促进审计整改,推进审计成果充分运用。
为期10天的学习,不仅使我了解了审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更使我的审计理念和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拓展,对于我这样的审计“雏鹰”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对标新时期“治已病、防未病”的审计工作要求,不断深入调整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素养,力争早日成为一名业务精湛的审计能手。(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