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疫情 | 孝感80支工作队下沉社区的背后

03-16 12:45  

1月31日以来,孝感市直逾350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入户排查、小区值守、物资保供等防疫工作,在主城区80个社区,留下冲锋陷阵的身影。

一声号令,第一批300名干部一天不到全员就位,怎么做到的?如何保证党员干部沉得“稳”、沉得“深”,这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记者日前走进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以下简称机关工委),一探究竟。

17个小时,首批300人下沉到位

1月30日下午5时,市防控指挥部吹响集结号——迅速组建市直党员干部工作队,下沉到主城区80个社区参与防疫。

市委组织部和机关工委需要迅速确定第一批下沉的队长和队员名单,确保在次日早上9时30分前,人员全部到位。

“前期我们一直在做相关准备工作,动态搜集整理市直党员干部情况信息。”机关工委书记谢新才介绍,主要是掌握人在主城区、未被感染或隔离、未参与市级防控工作专班的党员干部情况。

彼时,根据市防指12号令要求,孝感城区已全面实行交通管制,为最大限度减少党员干部下沉带来的人员流动,市委组织部和机关工委商量出“就近下沉”的原则。

从在孝感的4000多名党员干部中挑选出第一批的300人并不难,难的是挑选出的党员干部,同时兼具“可以迅速就位”和“在本社区开展工作”两个条件。没有相关大数据系统可供参考,就只能靠人工去一一比对。

1月31日凌晨,机关工委办公楼的灯光,亮了一整晚。当天早上6时30分,一份紧急通知发到市直各单位。第一批300人下沉名单已确定,迅速组织人员下沉。

当天9时30分,人员火速就位,向社区报到。这是全省首批进驻城市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队。

多次增援,市直下沉人数占社区防疫干部总人数的61%

市直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有顾虑,队员也有顾虑。

“下沉的很多是县级、科级干部,来了后,是他们指挥我们,还是我们指挥他们?”有社区提出疑问。

“社区的顾虑,我们也提前考虑到了。”谢新才表示,下发通知明确了有关要求——不当“指挥员”,当好“战斗员”,以普通党员、社区居民身份,参与社区防疫。

充分发挥好宣传员、排查员、管控员、服务员“四大员”作用,下到“网格”中,沉进“小事”里,机关工委为下沉党员干部找准角色定位。

下沉伊始,工作队员普遍面临防护物资不足的问题,为做好队员健康防护,机关工委第一时间组建后勤保障工作专班,多方筹措防护物资。

2月2日,750件防护服、3000双手套等首批防护物资火速支援“前线”。截至3月12日,已累计发放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7万余件,酒精等消杀用品近5000公斤,红外测温仪等监测及其他用品500余件。

2月6日,机关工委再次动员,第二批2200多名党员干部就近赴社区战“疫”。随后又组建37个由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保供稳价专班,继续增援社区。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参与孝感主城区防疫的干部总数为5847人,其中社区461人、区直(孝南区、高新区)1834人、市直3552人,分别占比为:8%、31%、61%。

3552名党员干部,人人有考核

为严明“战时”纪律,机关工委协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分片深入社区巡查。“主要看队员们是否到岗到位、是否履职尽责。”市纪委监委派出市直机关纪工委书记黄程晓说,截至3月13日,三个督查组共发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各类问题344个,所有问题当天整改到位。

“不仅是‘挑刺’,通过巡查,我们也能及时发现、协调解决社区在防疫中面临的困难。”机关工委副书记张燕介绍,比如防疫力量不平衡的问题。有的社区偏远,防疫力量不足,机关工委会就近从下沉力量充实的社区中,调配出人手支援。

除此之外,由各工作队每天反馈过来的,诸如社区每天走访多少户、摸排多少人,有多少确诊和疑似病例、发热病人等信息,也会在机关工委进行汇总,为市防指掌握主城区疫情发展形势提供数据参考。

队员们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单位,如何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机关工委指导各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把“红色堡垒”筑在社区,让党旗“红”遍前线。

截至3月11日,主城区社区、各执勤卡口共成立临时党支部232个,213名各领域先进分子在抗疫一线提交入党申请,24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第一批4人已“火线入党”。

党员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亮身份、当先锋,扛责任、做表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无一人受到感染,无一人违反战时纪律。

“临时党支部会同社区党组织,会跟踪管理、记录反馈下沉党员干部的日常动态,将其防疫现实表现作为机关党建考核、‘红旗党支部’评选、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机关工委组织科科长刘浩军表示。


来源:孝感门户网

编辑:孙亚莉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